面对死亡
中国佛学院研究生 怀进法师今天能够获此殊缘,和大家一道欢聚在河北赵县的人间净土——柏林禅寺,参加第六届生活禅夏令营,我感到非常的激动和自豪。昨天当我踏进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柏林禅寺,我顿时惊呆了。因为前几天北京中国佛学院有一座教学楼竣工,规模跟这栋怀云楼差不多,当时为盖教学楼办手续就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干什么呢?就是要盖满100多个圆章。我想,柏林禅寺的殿堂这么的壮观气派,不知要盖几百个那种圆章?柏林寺由过去的破烂不堪到今天的辉煌,观音殿的楹联就是对此非常好的概括:
平地起楼台,万众香花修供养;
劫灰成世界,千年法炬续薪传。
如果没有净慧大和尚的大愿大力大慈悲,我们在座的各位也就不可能坐在这种安静舒适的环境里来修学佛法。我们祝愿柏林禅寺常住日趋兴旺,同时更希望红尘中更多的被迷茫染污的心灵在这个清净的莲池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禅可以说的一盏智慧明灯。一个人如果能经常地反观自心,能够用禅的智慧来化解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我们的生活就会趋向幸福和圆满。
什么是死亡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死亡的问题。我想先请一位老居士回答一个问题:您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您会离开这个世间?(答:想过。)那么是经常想还是偶尔想?(答:偶尔想。)我再问一位年轻的营员,(答:没有想过。)为什么?(答:因为离的太远了。)死亡这个问题,不管你想不想它,或者是害怕想它,它都必然会来到你的身边。各位来自四面八方,不辞辛苦来参见夏令营。这种活动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短暂的。一个人如果把死亡的问题常常挂心上,那么你就会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俗话也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们的人生也会由此过得更加充实,更加喜悦。
对于死亡这个问题,佛陀是怎样看待的呢?2500年前,有一个叫乔达弥的妇女,她的孩子不到一岁就夭折了。当时她非常痛苦,抱着小孩的尸体满街走,碰到人就问能不能把这孩子救活。人们不理解她,嘲笑她,说她疯了。一位智者指点她去找佛陀。佛陀告诉她说:我可以救活这个小孩,但是有个条件,就是请您到一个没有死过人的家中要一粒芥菜籽回来。她很高兴,就去找了。当他到第一家时,主人对她说他家曾经有很多人过世;她又走到第二家、第三家乃至很多家,每一户人家都死过人。终于她明白了佛陀说的条件是没有办法办到的,于是就把孩子的尸体埋葬了。当她再次见到佛陀时,佛陀问她芥菜籽带回来了没有,她回答说:我已经明白您的条件是没有办法办到的,我的盲目只能使我更加悲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死亡是真实的,它随时会降临到我们每一人身上,我们要依据佛陀的智慧,坦然地面对死亡。为了防止受到绝症或死亡威胁时束手无策,我们在活着时就要为死亡做充足的准备,要做到未雨绸缪。
什么是死亡?根据现代医学的说法,死亡是心脏停止跳动、瞳孔放大、呼吸停止、脑波停止等等,不再有生命现象。根据佛法,死亡就是舍弃了寿命、暖热、意识,五蕴已不再起作用。死亡意味着一个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随即腐败,他一生拥有的财富不复拥有,所有的亲戚朋友从此和他永诀……
古往今来有很多追求长生不老的人,我们大家熟悉的历史上的秦始皇,派了500童男童女到山中求长生不老的药。好生恶死是人之长情。世人出于对死亡的种种无知,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恐惧死亡,甚至都忌讳提到死亡这两个字,觉得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在台湾很多楼房第四层没有人住,因为“四”与“死”读音相近,如果一个人得病住进4楼,那将来不会有希望活着出来了。还有街上的寿衣店,本来是专卖死人的东西,比如寿衣、寿鞋、寿帽等等,为什么要加个“寿”字呢?就是因为怕死,希望长寿。再比如送礼品,钟不能送,因为“钟”与“终”同音;看病人梨不能送,“梨”与“离”同音,好像把病人和活人分离了,也有一种送死的味道。诸如此类,像这种忌讳死亡的现象,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事例。
其实死亡并不是人们不谈它、不想它,它就不会来。生死两无凭,有生就有死。佛教讲万事万物都有成、住、坏、空,人的生命也是一样,既然有生,也就有死。现代社会虽然有各种尖端的科技成就,但是对于死亡以及死亡以后所发生的事情缺乏真正的认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世间人对死亡的恐惧呢?
恐惧死亡的原因
佛法认为,首先是人们在死亡问题上存有断见。断见就是认为人死了以后一切都没有了,都归于幻灭。这种断灭论使人变得非常的现实:既然人死后一切金钱财富、名利权势都将丧失,那么能抓住的只有是眼前的享受。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如果这个人好吃,就要想方设法尝遍天下的美食;如果这个人重名声,就会不惜代价地追求美名;如果这个人喜欢权势,就会不择手段地争夺。
我们仔细观察社会,这种人大有人在。断见给人一种非常大的压迫感,促使人们陷于对现实生活无休止的争夺。每个人都清楚,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必须好好把握,否则将会招致终身遗憾。这种否定死亡的观点,不仅给个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甚至还影响到了整个地球。人们做什么事情没有长远目标,只顾眼前利益,比如砍伐森林、填湖造田,最后还是人类自食苦果。虽然当今社会器物的发明与创造日新月异,政法制度日臻严密,但是文明与野蛮仍然是并驾齐驱,光明与黑暗仍然是平分秋色,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也就是对死亡的断见论。
其次,生命的脆弱以及无常的迅速,也是造成世人对死亡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各种天灾人祸对生命很容易造成危害。特别是当今人类面临的灾难非常多。比方说环境污染、水资源缺乏、恶性病的流行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制造与蔓延、放射性元素的扩散,还有社会治安的恶化、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我们只要环顾世界,这些现象随时随处可见,生命就是这么脆弱。所谓人生无常。
无常是什么呢?我们一般不会意识到这个无常,但事实上任何生命从出生开始就一步步走向死亡。北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院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生命就像一条射线,人的寿命如能活到一百岁,也就是三万六千五百天,那么从出生的那天起,生命就进入一种倒计时的状态。对于这个状况,很多人有一种掩耳盗铃的心态。我们上晚课的时候,有一段普贤菩萨的警众偈说得非常好:“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年轻人往往把自己的生命想象成处在一种无限期的状态当中,以为来日方长,这是错误的。《投胎经》讲人的寿命如果保养得好可以活过百年。即便如此,也是非常短暂的生命。随着时光流逝,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不知不觉就变成了青年,变成了壮年,乃至变成老年。时间过得非常快,有一首诗中说得好:“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佛法把人的寿命比做行云流水,比做朝露,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第三个原因人们不了解死亡,不知道死亡后往哪里去。清朝有一才子名金圣叹,因修祖庙被处以极刑,他对死亡看得非常潇洒。他说,砍头是最痛的事情,一刀砍下又是最快的事情,想不到这二者他都得到了。临刑前他还对他的儿子说,豆腐干配花生米吃起来跟火腿一样的味道。看来很潇洒,但就在临刑前的一刹那,过去砍头之前要敲三通鼓,就在三通鼓敲完了的一刹那,他吟了一首诗:“锣鼓三通响,西山日已斜;黄泉无客栈,今宵落谁家?”可见他还是恐惧,因为他不知道死了以后往哪里去。
死亡并非终点
人死后到底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佛法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终点,生和死是一个整体,死亡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也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上的一面镜子。实在说来,没有一个人不曾经死而复生过,每个人在转生到这个世界上之前,不知道死过多少遍了。所以我们所谓的诞生只不过是死亡的反面而已,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或者像大门,从外面看是入口,从里面看是出口。
死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过程和感受又是如何?从佛法看,我们的生命是由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意识构成的。最初的一个境界是生有意识,最后的一个境界是死亡意识,在两者之间有一个境界,叫做中阴,是一个由旧变新的境界。它是由极微薄的四大和合而成,知觉力是活人的7倍,记忆力是活人的9倍,状貌类似于生前的肉身,身高大约相当于5、6岁的小孩,有黑白两色,以香气为食。我们凡夫的肉眼看不到它。人刚刚死亡之后的头几个星期中,中阴身有自己是男人或者女人的印象,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死了,看到家里的亲人,会试着和他们讲话,或者摸他们的肩膀,但是想尽了办法也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这时中阴身会难过。由于业力的缘故,中阴身没办法保持不动,只要一起念头,马上就不停地飘动,非常地惶恐,想方设法去寻找庇护所。
在中阴身的前21天,亡者有强烈的前世印象,那么亲人帮助死去的人,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为死者助念、行善、做佛事,死者会得到利益。中阴身一般是49天,有长有短,直到与未来的父母亲产生业缘。但有两种人不需要在中阴身等待,他们业力的强度可以把他们立刻吹到下一世,哪两类人呢?一种是生前行大善,他们的心识里已经有良好的基础,所以可以直接转生到善道;第二种是大恶,生前造恶业太多太重,死后迅速堕入三恶道。中阴身完全暴露在习气业力之下,所以不管是活着也好,进入中阴身状态也好,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自己的心。一个正面的念头会把自己带到圣境;一个负面的念头又可以使中阴身处于极大的痛苦之中。所以我们在中阴身阶段所遭遇的一切都逃不了过去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影响,不仅在这一世,每个人还要在来世为自己的一切身口意负全部的责任。如果人不在活着的时候修正不良习气,比方说十恶,不让它得到控制而让它摆布你的心,那么中阴身阶段很容易变成习气的牺牲品。
由此看出死亡不是灭绝,而是另一期生命的起点,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每一期生命前后相接,构成因果关系,过去世的活动是“业”,今生种种遭遇是“报”;今生的活动又造业,来生还承受果报。业力贯通三世,也就是说我们付出什么,得到什么,一切责任自己承担。这就是佛法所谓的“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如何正确对待死亡
三界六道芸芸众生,生死轮回循环不已,无非是众生自心所造,自心所现。死亡是早晚都要面临的事实,我们要做到有恃无恐,有些什么办法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了解无常。无常是靠不住的,一个人无论权势多大,多么出名,最后都要离开世间。但是一般人容易陷入四颠倒当中。一是常颠倒,认为世间有常,有永恒的事物,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比方说爱情是永恒的,作家、艺术家拼命地想创作出永恒的作品,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二是乐颠倒,佛法讲人生是苦,但曾有一位艺术家要创造一个乐教,让人生只有快乐,没有痛苦,这也是一种颠倒。人生虽然有快乐,但是世间所有的快乐都是痛苦的根源,五欲的快乐是无常的。三是我颠倒,人身由四大合和而成,并没有一个实在的主体,但凡夫认为有一个主宰,就是“我”,认假做真。我们想一想,从生下来到现在,这个“我”已经发生了多少变化。比方说我们3年前见过一个孩子,3年后可能就认不出来了。四是净颠倒,很多人认为我们的身心是纯净的,认为只要多行善事就可以了,不需要学佛,不需要宗教,这就是一种净颠倒。凡夫认为身心清净,所以对身心生起贪念执着。这四种颠倒也就是对无常的错误认识。
一切事物都有生死。例如眼前的这个杯子,它也有成住坏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这样,凡是有形成的就会有消亡。无常是共相,是普遍的,人人都会遭遇。它无所不在,不只是在外在的世界,而且我们的心念、情感都是无常的。《金刚经》里面讲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它提醒我们事物就像梦幻、泡影、露珠、闪电一样,都是无常的。我们要认识人生的真理,坦然面对死亡,首先就要生起无常的观点。看清无常,死的时候就容易放下;看清无常,生活中就容易突破执着。例如一个很值钱的杯子,不小心打碎了,如果知道无常的道理,就不会过于陷入痛苦的状态。
无常是不是很可怕呢?其实万事万物,包括我们人本身的变化并不可怕,如果没有这个无常,痛苦永远是痛苦,快乐永远是永远,那人生就不公平了。众生因为有贪念,才会害怕,才会有痛苦。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死得安详,那我们首先要学会活得安详,在活着的时候要培育安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死亡的最后一刻,真正做到坦坦然然。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暴力,我们的心总是被愤怒、嗔恨、恐惧所控制,我们就不可能死得安详。
怎样活地安详呢?最好的办法是清净身口意,息灭贪嗔痴,佛法的四谛、十二因缘理论以及禅修等种种修持,都是如实关照人生现实的法门,我们只有把它落实到具体生活中,那么生与死就在我们的心中。
佛陀曾对波斯匿王说:“无常好像一座大山,你所拥有的权势、财富都不能阻挡这座大山从四面八方向你压过来。”所以逃避是徒劳的,而是要一开始就认识到大山会压过来。佛陀谈死与一般人谈死有本质的区别。世间人贪生怕死,态度非常消极,并且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等待,谈不上任何对策。佛法教人正视死亡,对死亡要有正确的了解和对待,要充分认识生死规律,做到有备无患。当年佛陀出家就是因为恐惧生老病死,于是出家学道。印光大师为了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将“死”字贴在自己的房间里。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谁以最大的悲观态度看待自己的将来,谁就把改善人类前途的关键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对于死亡这个迟早要面临的事实,佛陀教导我们,早做准备比起那种一谈到死亡惟恐避之不及的态度,甚至是不敢承认、强作达观要积极得多。面对死亡,我们要冷静地反思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把对死亡本能的畏惧转为理性的畏惧,由畏惧激发自己产生一种战胜死亡、超越死亡的决心。
一个人只有正视死亡,才能够真正做到临死的时候不畏惧死亡、甚至超越死亡。马祖临终时,弟子问他:马大师,今日感觉如何?马祖说:日面佛,月面佛。这暗示了生和死不是对立的。如果能看穿生死不二,自然可以超越死亡。明白了道理以后,我们要在生活中转为一种修养,也就是平时要下的功夫。历史上有许多僧人、居士对待死亡能够走得非常的潇洒,也是靠平时的修养,才能在最后有那样的境界。
佛法为何反对自杀
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自杀的问题。自杀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自杀现象由来已久,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自杀率非常高。自杀大多来自于外界压力的逼迫,但其主要原因还在于自杀者本人心理素质和人生观。每一个要自杀的人,虽然他们的原因很复杂,但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认为自杀以后一死百了,从此解脱。
佛法反对自杀。佛法认为人身难得,有比喻说得人身就像一只盲龟在茫茫大海中,遇到一块上面正好有孔的浮木,那么正好从孔中探出头来,这是非常难的。而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万一堕落到饿鬼、畜生、地狱当中,更是苦不堪言。即便获得了人身,要具备八有暇和十具备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八有暇,第一不生在地狱;第二不生在饿鬼;第三不生在畜生;第四不生在未开发的野蛮人中;第五不生在天界;因为天人苦少乐多,沉醉于乐境不求进取解脱;第六不生在无佛之地;第七不是智力低下的痴呆人;第八不从事渔猎、屠宰等残害生灵的恶性职业。十具备,第一具备人形;第二生在文明国土;第三非聋哑痴呆;第四不从事恶性职业;第五有良心和理智;第六生在值佛出世的时代;第七生在值佛说法的时代;第八是佛法善存;第九有信奉佛法的群众;第十有学法修法的环境。那么得到人身,又具有上述的八有暇、十具备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佛法虽然揭露人生的缺陷,但极力反对自杀,并且通过戒律来约束佛教徒自杀。在佛教的各种戒律中,不杀生为根本戒之一,不杀就是指不杀害有情众生,不仅不杀其他生命,同时也不自杀,因为自己也属于众生之一。自杀不仅杀害了自己身中寄生的八万四千虫。佛法还以因果业报法戒人自杀、杀他,说自杀、杀他者将来要堕地狱,受极重苦刑。人生的道路上难免要遇到各种压力、挫折以及苦难,我们应该依据佛法认真端正自己的态度,以智慧和定力去战胜困难。一个人只有认真对待生命,才能认真对待死亡。
密宗的宗咯巴大师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的宗教,生死无悔”。最后祝在座各位活得安详,死得安详。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