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问答网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4)(《大经解》讲授)

发布时间:2024-01-31 16:14:46作者:大悲问答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4)(《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4(概要)

本经的殊胜在于它契理契机,契合于理,又契合于机。机是机缘、时机。契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实际的理体,真实之际。它的理性的本体,也就是真如跟实相。所以契理就是契合真如,契合实相,契合真实的本际,它的本来。为什么说我们这个经是契理的呢?因为这个经它是住真实慧,这个是阿弥陀佛住真实慧,所有来的这一切参加会的人,都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要把这个真实本际开化显示出来。为什么要有四十八愿度众生?他就要给众生惠以真实之利,都是真实,纯一真实,所以真实就是理体啊!本经称为中本《华严经》。《华严经》的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一真法界。这个华严的事事无碍,今后要讲到,有十玄妙。《无量寿经》都有,所以《无量寿经》是中本的《华严经》。那么这个一真法界,华严秘奥的理体,就是澫益大师的话,正在本经,正在《无量寿经》,这不契理吗?这一契机呢,契合大家机缘呀!本经《无量寿经》最独特的殊胜,它的持名法门,普被三根嘛,是吧。上上根的人,正好如龙得水,全部承当;下下根的人,亦有门可入呀!可依靠这个法门得度,是吧。上则文殊、普贤也都是发愿往生呀。《观经》那个十恶念十声还接引往生了。这个事情我下一次给大家讲。今天来不及了。近代一个人,地狱相现,念佛,佛来接。这是江苏的人民代表,一个老居士,他自己弟弟实际的事情。一看见弟弟跟经上说的一样。今天时间来不及了,我们下次再说。所以这样的都行,是不是?所以这样的往生到极乐世界跟诸上善人,跟文殊、普贤、观音、势至也都平等啦!所以这个法门应机呀。再一个应机是什么?就是应乎这个时机呀。我们科学越发达社会在进步,要求的就越高。科学越发达,人的知识就要多,你现在很多东西,你一点科学不懂,什么一个旋钮,一个操纵,你就是要知道这些常识,要比过去多得多嘛。将来的改进,汽车是什么样的?是吧,种种的,种种的事情都需要你赶上时代。这个社会在进步,要求你要觉悟。你要为四化贡献力量,所以这都使你很忙呀!那么你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去住山洞、去闭关呢?出家也不行呀!我们开佛教协会,很多人都在那发牢骚,现在出家人,庙都公开了,从早上起来,就是一把扫帚。早上起来,扫树叶,下午扫糖纸、果皮。一把扫帚扫不停,前殿后殿,累得腰酸腿痛,是吧。所以这个时候,我就是说你这个扫帚,正好念佛嘛。一扫一抡,南无阿弥陀佛......。你有什么妨碍吗?所以应机呀。那个黄打铁,他就往生了,打铁的都往生了。所以大家都在忙呀。做了和尚还紧张,居士就不用说了。所以这个就契机,所以就殊胜。这个我们下一次再讲,留在后头,今天多花了五分钟,对大家不起。
这谈的是前言,就是写在前面的。那么首先就要说了,介绍净土法门,《无量寿经》是重要的第一部经,而《无量寿经》里呢,九种之中最完善的一本,那么它之殊胜,就在于它特别提倡持名念佛。这个经的特别殊胜,在于它的契理契机,在契机方面,上次下课之前谈了一些了,今天做点补充。头一个就是说,这个上上根者,正好全体承当呀。上根中的上根,依了这个法门,正好就可以全体承当。把这个法门全体承当起来。一般人是承当不起来的。能够信、能够修,但是不敢承当啊,不敢如实地信。他所信的,信的很浅呀!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下根中的下根,亦可依止这个法门而得到度脱。所以契机呀。契大众的根机,所以这个法门稀有的。那么上次就说了,要举个例子,现代的例子。这个事情发生在江苏,是江苏的一位人民代表,叫王胜宣。他自己的弟弟,是同父异母的弟弟,因过去三妻四妾,父亲是一个,母亲不是一个,过去叫姨太太。这个姨太太生的弟弟比他小,这个王居士是印光大法师的弟子,老修行,是个名医。一天在他最盛的时期,一天收一两黄金。他这人很好,他对于咱们四众弟子啊,施诊看病不花钱。你困难的,他施药,你要吃药,送你药,再需要的他还可以给你点钱。所以这个王居士这方面很难得,跟我很熟。他自己说的,所以真人真事。他的弟弟姨太太所生,就娇惯一些。阔少爷在外面吃喝嫖赌,玩乐也不是有什么其它的更严重的罪恶,就是这些,不务正业,后来得了肺病,或者叫肺结核,这没法治了。病的要死,在临死的时候,就把哥哥叫来,他知道哥哥信佛,他说:"不好了,我看见地狱相了,我要入地狱了。"非常恐慌。他哥哥就说:"你这还不赶紧念佛呀"!这个病人只有在他母亲死时,家里请来出家人,做佛事,大家念佛。这个时候,他跟着念过佛,除此之外,他平常没有修行,也懂得一点点,看见地狱了,也知道念佛法门,哥哥说"赶紧念佛"。过去张善和也是这样,是个屠夫,屠夫看见地狱之后,念佛就得度啊!他就念佛,很真诚的念了一小段时间之后,告诉哥哥:"西方三圣来接引了"。这就是现代的事。跟我说的时候,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不久。他这个事情,他弟弟之死也不是很久的事。所以说《观经》上说,下品的十恶,五逆十恶,临终看见地狱相了,碰见善知识,讲净土法门,这个时候观想观不成了,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到十声就可以往生了,所以这种情况也可得度。但是大家要知道,这种情况十念,念的要比我们念的真呀!比方就说了,看见人下油锅了,看见有人在油锅中炸着,就好像我们炸油饼似的,在那炸。看着就轮到自己了,这个时候他念佛或求救的心恳切呀!他什么都放下了,你说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还想我有两万元存款在银行,交给谁呀?这都不想了......。这只要专诚嘛。专注这十念就解决问题了,这是真实的。所以往往古代的有些例子,往往年代太久了,可能有些传闻,可能失实,这个等于当事人亲自跟我说的。他是哥哥,他目睹其事,是他告诉他弟弟念佛的。这是一件事情,契机又说亦符合时代啊!这个时代就是如此,科学发达,各方面都发达,什么都在高速发展。我以前上课教材都没有这个,一切都自动化。电子时代,什么东西都按旋钮就解决问题了。你将来没有科学知识,没法生活。掌握知识要很多,你就很忙了。而且社会上要求四化要做贡献,所以这些要求你就很忙了。因此像古时候那种修持要闭关多少年,在山林里头,什么都不问,少数人是可以的,多数人都这样,就不行了,就不符合时代,也不允许了。那怎么办呢?净土法门可以,我就上次举例,大家都抱怨啊。我们出家人没法修行呀,整天就是抱着扫帚从早忙到晚。那么说扫一下念一句呀,对不对,这是方法。古时候就有人这样解决问题的。这个人很出名的,是我的本家。姓黄,名字不传了,叫黄打铁。铁匠。过去是作坊中的工人,就等于是奴隶。从早打到晚,很累很累。他很穷,就在这打铁匠当徒弟,一出来就一直靠打铁换碗饭吃。那么来了一个出家人,别人都不礼待他,他还是供养了他,出家人见他很难得,就跟他讲讲。他说:"我现在没别的想法,我太苦了,我只想出苦啊!"出家人讲:"你想出苦,就教你一个办法,你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嘛。"跟他讲讲道理,他说你现在就可以利用你的工作就念呢。你烧铁、打铁时抡起榔头打铁。这旧时的打铁不像首钢那样进步了,自动化、机械化,那个时候就是烧炉子,把铁烧红,拉风箱,风箱就扯来扯去,就等于鼓风。把炉子烧热,把铁拿出来之后,就用钳子夹住,那个大榔头。这种抡大榔头打铁我都实习过,身体不好还抡不动。那种榔头很重,我们实习一会啊,他们工人整天干很辛苦。他告诉他你拉风箱拉一下,念一句,打榔头时,打铁时,打一下念一句。他就念,这么过了三个月,旁边的人就笑话他,"还有别的事吗?你呀,你这个穷鬼,你倒霉呀,你活见鬼呀!你已经累得要死,你还加上念佛,你不会更累?你算了吧!"他说:"不对,你说的不对,这几十天下来,我觉得我一边劳动,一边念的时候,我觉得炉子也不那么热,榔头也不那么重,我还要念。"就这样坚持念了三年,那天跟他妻子说了:"明天你给我换一身新洗的衣服,我要回家。""你还从来没说过你有家,你还有家?得得,既然你说了,就准备一身。"清早自己稍微洗洗,换了一身新洗衣服,又开始烧了一块铁,拉风箱,开始又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铁烧红了,又拿锤砸,打一下念一句,打完,把铁打成功了,成了器。大小合乎规格了,他就把大锤一放,锤子头在地上,锤把在上,俩手挟着这锤子头站着,他说:"叮叮当当"。打铁的叮叮当当,有地时候他要用小锤子指引方向,大锤子大,叮叮当当。"叮叮当当,久炼成钢",这样就炼成钢了,这就不是铁了。"太平将至",太平的时候就要到了,就是好时候。太平,我往西方。什么叫太平时,就这个时候我到西方,他就不说话了,站在那,大家再一看,没气了,死了。所谓"立亡",坐脱立亡。打完铁,坐脱立亡。他没有好多其它的,他没什么知识呀,就是一句名号。所以就是说,忙乱之中这是可以的。将来的社会,发展也是趋向于高速度,所以就是这样的法门,它真能够度众生。

所以持名之法,最为方便,随地可修,何待遁入山林?哪都可以,不用跑到山林里躲藏起来,随时可念,不劳闭关面坐,什么时候都可以念,不需要闭起关,打起坐,盘坐起来,那么去念。而且净土宗之妙,在于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人不能离开,既然在世间,就有世法。一个庙里头,维持庙里头大家生活,就有好多世法。而又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要离开佛法,就行了世法了;不废世法,而证佛法。这是沈善登老居士的话。大佛教徒,一个大居士。不必废除了世法,你才证佛法。你在世法中,就证了佛法了,这就是应机之妙。将来 后头还要讲,这个经独留最后一百世呀!所以表示这个经符合社会情况,符合大家的时机,所以就是说这不但是净土群经的纲要,一大藏教的指归。净土群经,《无量寿经》是纲要啊!一大藏教,三藏十二部多少经,但是它指归,指到哪?以这个为归宿呀!所以华严八十一教,华严最后普贤行愿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啊。不但是如此,而且实在是此地和他方的这个......。咱们有天外人,确实有天外人,世界上很多很多星球有人类呀。他方世界,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要离苦得乐,都共同依止这个方法,所以这个极为殊胜了。所以这才说我自己,我要注解这个经。请求上师三宝加被,成为一段的前言。这说明我注解的概要想法吧。这以上是甲。
这是乙。乙是概要,概要相当于一个经的概论。这里头分了十项。一上来就是教起因缘。这个教为什么起这个教,必定有他的因缘啊?这个是首先要说明的。第二要解释这个经,先要明白这个经是以什么为体性啊?它的体性是什么啊?不然只是研究事相,它的这个体性,本体是什么,不明白,这就很不深入了。第三译经的宗趣。它的宗旨,它的趣向是什么?以什么为宗旨?以什么为趣向?这个也是我们要研究一部经首先应该先知道的。第四方便利用。它有什么作用啊?方便的利用,大家可以做到的很方便的,能够切实可以去做到的,这叫做方便。说了很多法门,你根本做不到,那对你对我们来说我们做不到,那就没有用。第五,所被的根器,什么根器合适?第六属于哪一藏哪一教?第七是哪一部哪一类?第八是这部经有多少翻译,多少会集,多少删校,还有多少故事?第九是讲本经的题目,这个在五重玄义,是把它搁在第一项。先讲这个经的题目,经的名字是十分重要的。第十就是正解经文了。这十类等于是纲要。我们要先知道一部书,先要明白它的纲要,就好像一个网子,衣服领子,得到它的纲领了,那么纲举目张,就自然而起。有一个总的概念,不然你这个不明白,你读书就支支节节的。有点好处。但是你不明白它的纲要,不明白它的宗趣,不明白它的体系,你理解的就非常疏浅了。这就进入到正文了。等于是概论。
第一项讲教起因缘。教起因缘又分两步,第一步就是普遍一切经典兴起的因缘,一个单说《无量寿经》,这个教兴起的因缘。因为这才契合我们自己呀。我们要研究《无量寿经》呀,这一大教和净土法门的兴起,这个是我们先要讨论的。下面就是这一段,一切法从因缘生啊,故一切法由因缘所生啊。那么大教释迦牟尼的佛教,兴起于咱们世间有无量因缘,而这无量因缘中最主要的,唯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一件大事因缘,大事情呀,不是一般的有因有缘呢。什么是大事因缘呢?用《法华经》的话来注解。《法华经》我们知道,《华严经》是属于圆教,这是我们佛经中最圆融无碍,最高的最妙的教。佛最初说《华严》,最后说《法华》。有一个譬喻,像太阳刚一出来,太阳的光线先照在哪呢?先照在高山顶上,只有高山顶上,只有那种最高的根器才能听得懂华严。先讲华严。等太阳落了,又照什么地方呢?又照到山顶,山底就看不见太阳了。跟太阳一样,日出先照高山,日落也照高山。说《华严》也是照到高山,最后说到《法华》,说到《法华》时,四十九年说法,很多人一直跟着释迦牟尼佛,培养都成熟了,这才说《法华》。但是《法华》会上还有五千弟子退席。今天咱们听讲,有三分之一都出去了,不听了。那时说法华时就是如此。佛说什么?"退亦佳矣",退出去也好,听不懂就是听不懂,这个勉强不得的。圆教的法门难懂,所以这个藏通别圆。圆教就是《法华》和《华严》。《法华》说什么呢?"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诸佛,十方的世尊,他们都是以唯一的大事因缘故,而出现于世。他们为什么在世间会出现?咱们这个时候,出现了释迦牟尼佛,过去出现了燃灯佛,过去还有很多很多的佛。这一切佛出现于世,是有一个大事因缘,不是一个普通的事。什么是大事因缘?唯以佛之知见,开悟众生。要把佛之所知,佛之所见,来开示给众生,使众生得到悟解。佛以佛的知见来开导我们,开发我们的本心,让我们得到悟解。这个众生同于佛的知见。就为这样一个大事因缘,这是日没照在高山上所说的话。《华严》是日出所照的,佛一成佛先说《华严》,所以大家都不懂,佛就想要涅槃了。后来就说小乘教,他说如来应供等正觉,佛的十号。这简称,只说了几个,没有全称出来。如来应供、明足行、善逝、世间解这都简略了。等正觉这是佛,从性起证法,从本性所起的正法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样的一个佛兴起的正法,非少因缘,不是一个很少的因缘,而有佛出现于世。是以十种无量无数百千阿僧祗,阿僧祗是个大得不得了,说不出来的数。无数百千阿僧祗劫因缘,那就是无量的因缘,得成正等出现于世。佛之成佛有无量的因缘才成了佛,在世间出现。"乃至广说如是等无量因缘",还得说无量无量因缘,但是实际上只为了一个大事因缘呢?大事因缘是什么呢?"唯欲众生开示佛知见故"。唯欲就是愿意众生能够开示佛知见故啊。所以咱们老说请人开示,"开示"两字就从这来,是让众生能够开佛知见,悟佛知见。这个再有把开示悟入四个字一块说,大事因缘是开示悟入佛知见。那么开示佛方面的事情就是把佛的知见开出来,表示出来,而众生能够悟入,证悟佛的知见。所以这就说的很清楚,为什么出现一教,是为了这么一个大事因缘。大家今天舍离了家庭,舍离了一切世间的一切享受,行做沙门,也是一件大事因缘。而这个大事因缘,也就是应当是,要能开自己佛的知见,显现出悟佛的知见。佛之出兴,就为了这么一件事。我们要学佛也就是要学这件事。我们要继承,也就是要继承这件事。这《法华》最后的佛教,佛是涅槃之前说的。《法华》说了,佛就涅槃了。所以《华严》是佛最初所说,自始至终,两头中间也如此。唯是为这样一个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开佛知见,示佛知见,入佛知见。入佛知见,也就是愿一切众生开明本性。佛的知见,不是佛另外把一些道理灌进来,像录音带似的,说了录音带灌进去了。实际佛的知见是什么?释迦牟尼佛在腊八这天看见星星,头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是佛的知见,一切众生都有佛的智慧和德相。你跟佛的智慧,跟释迦牟尼,跟毗卢遮那是一样的。不但是智慧,就是功德之善也是一样的,这是佛的知见。主要大家能够明白这个,悟这个,证实这个。你要证实这个你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要明白,先要明白这个,支支节节都是做帮助的。无量百千因缘,唯为这一个大事因缘,那么开明本性就同佛知见,你跟佛的知见就一样了,这也是众生本具的,你本有的嘛。佛给你开一开,你一下就豁然大悟,你同于佛的知见,你就是等成正觉了,你也就成佛了嘛。佛的度化众生,佛的心愿,这就是佛唯一的大慈大悲的本愿。本经的兴起亦复如是,佛的大事因缘都是因为如此,本经的兴起也是这样。那么我们就举例子。《华严》,《法华》说的很明白,咱们《阿弥陀佛经》,《无量寿经》有什么类似的话嘛,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就很现成的。"我观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说诚谛语"啊!所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是佛的知见。十念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凡夫就证到不退,这是佛的知见。上次不是说了吗?非九界众生自力所能信解。这样的殊胜法门,不是九界众生包括菩萨,他的自力所能够相信,所能够了解的。所以说不能啊,这是佛的知见。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研究净土法门,不能把它看成一步一步的,这样的。就是看到如是利益安乐大事因缘,这样的利益,这样的殊胜利益,这样的安乐,离开这些五恶五痛五烧啊!得到清净的,圆满的法乐,这样的大事因缘,"说诚谛语",告诉大家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可见净土宗的兴起跟《华严》、《法华》都是一样的大事因缘嘛。
底下有一段《弥陀疏钞》的话,是莲池大师的著作。这部著作作为一个佛教徒,不管是不是净土宗,都应当熟读,它和《弥陀要解》这两部书是咱们中国净土宗之宝。莲池大师是结合禅宗写的,他这里头处处皈依自心,那是非常透彻,非常圆满,非常。《弥陀疏钞》、《要解》是非常之简要,非常之殊胜,所以印光大师,大家都知道,近代的大德,中国三大德之一啊!他称赞《弥陀要解》。他说在所有的注解中,以这部注解最殊胜。释迦牟尼佛自己拿着笔来,再写一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弥陀要解》了。所以印光老法师他的这个话,也是很殊胜,很了不起的啊。一般人也说不出来呀。所以对于这样一些书,我们读书呀,要善于读书,不是很多书,读几遍都有功德,但是你要抓住最重要的精华,这里头你能得到法印。看来还是契合我们的机,契合时机。就好像现在有很多,把很多东西,什么维生素,弄在一个药丸里,你不要吃那多菜,吃那么多果子,吃那么多粮食,得到这些所需的营养品,一个药丸就够了。精华精论是如此。《弥陀疏钞》讲,"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你一心一个念头了,你不是杂念,不是妄想纷飞的,又是想这个,又是想那个。你清清净净就这一心,老老实实在那持名号,这样的结果你就往生,往生你就不退。而且再说,以后还要发挥,真正你发了心了,你有了信愿,你再持名,你现生就不退了。这是很难相信的话,这以后再发挥,今天来不及了。所以这"即得不退"应当是包括我,包括现生就不退了。这意思很多人是不大能懂的,以为往生才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为什么能如此?就是直指你们每一个人,咱们都是凡夫啊,还没证啊,总之是凡夫呀,你的本心你已经究竟成佛,不然你怎么会方方面面不退呢?一切无量阿僧祗,无量无边的功德,你本来都具足了,在你一念清净的时候,你一切都放下了,妄想、执着都没有了,那你本来就显现嘛,所以这是一个直指啊!若能谛信,你能够真实的信受,能够相信,"何须遍历三乘?"哪里需要你把三乘的教都一点点的去经历,一点点的去读熟,一点点去练习啊?用不着呀。"久经多劫",经过很多时劫,那是千生万生啊!你现在可以不越一念,顿证菩提,就在这一念之中就可以顿证菩提。"岂非大事?"这还不是大事,是什么事呀?所以莲池大师也说明啊,往生净土就是大事,佛之兴于世就是要为了这样一个大事因缘,把佛的知见,告诉大家。只要是一心持名,就可以不退,就可以顿证菩提,就同佛知见,那还不是大事是什么?可见净土宗正是直指顿证之法。所以过去禅宗、净土在国内打了好几百年的官司,禅宗老是说净土宗浅呀,不行呀。也不知道净土宗就是直指顿证之法,"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他还不直指吗?你念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是心是佛,那不直指你那心是佛吗?非得点着鼻子,必须叫你法名,谁谁,你是佛。这就是禅宗最高开示,那这里有什么两样啊?这里普遍都给你证明了,是心是佛,以念佛心,入佛知见啊!所以咱们就是这样,就是以念佛心,入了佛知见了。不是说大家以为这样消极,求往生,求自了,不能弘扬大法,不能广度众生,愚夫愚妇之所为。这是过去因为没有很好研究,作出错误的偏见。实在就是以念佛心,入佛知见,就是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的一个心,你就入到佛的知见里面去了。这还有比这更直接的吗?所以净宗的兴起正由此大事因缘,是由于这个大事因缘,所以教的兴起,因缘全都说过了。
底下单说咱们《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因缘是什么?这就分了五项。这《华严》《法华》是圆教,是顿教,是称性之教,是称佛的本性的,不是权说。所以三乘教是权说。就是权巧的说,因为你们根机不够,所以只好这么说,让你们才能明白。这咱们现在参考这个事,中学生念物理学,电流等于什么呀?等于电压,是一个常数,用U表示,电阻用R表示,电流用I表示。I等于什么?U被R除,这就是权说,实际没有这个事,实际上应该是微分。du它是被除数,被dr除,然后等于di。那个公式,欧姆定律就是权说,现在念权说,真实的告诉你,你不懂了。所以科学也是如此,就是如此,咱们举个科学例子。大家不懂了,就到这吧。现在要把微分端出来,你就没办法,这一关你就过不去,说I也如此。你说了《华严》大家不懂了,所以说阿含部,讲了很多佛经典,多少阿含!现在咱们成舍宗,俱舍宗,都属于小乘。成舍宗、俱舍宗是小乘,都是权说,大家不能接受高的,只能接受这个,但这也是有好处。你知道一个电压、电流、电阻三者间关系,电压大,电阻大,电流就小,这关系还是很重要的。虽然它不真实,但是它马上让你得到一个概念。所以先说小乘,然后说始教,开始说大教。小、始、中、顿、圆。先说小乘,《华严》说了不懂之后,开始就说小、始,所以这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目的,不是让大家成阿罗汉,自己就完了。但要开始启发他,更发大心。法相唯识就是这一类,还有那种空,那种性宗的空,共般若,不共般若,都属于始教。中教要念《大乘起信论》是不是?《大乘起信论》没有错吧?这里有没有《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是中教,然后顿教,然后圆教。所以说到圆教才是称性之教。所以这个《华严》,《法华》都是圆顿的称性之教,但其归趣却在本经。这两经以什么为它的指归呀?它到哪为止,哪是算它的家,是不是归宿呀?却在《无量寿经》里头。我这个话有根据什么呢?根据澫益大师的话。澫益大师称赞《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是一本经。《阿弥陀经》有的时候称为小本,《无量寿经》称为大本。有的时候《阿弥陀经》称为小经,《无量寿经》称为大经。其实这两个是一部经,有小有大。再把华严加进去,那就是《阿弥陀经》是小本,《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经》是大本,同一部类的著作。澫益大师说《阿弥陀经》也就是《无量寿经》,绝待圆融,不可思议。绝待就是绝等的对待,都是对待法,都是有矛盾的。说是就有非,说生就有灭,都是相对的。绝对的就是绝待的,没有对待,所以《维摩诘经》说不二法门。不二,谁跟谁对待呀?不二法门,所以绝待的圆融就是不可思议。这都是华严、法华。但是华严的奥藏,华严的深奥的,它的含藏,它的内藏,华严的奥藏,深密的,我们的三藏法师,藏教的常理,汇聚深奥的圆融。法华的秘髓,秘不是说这个经最深、最精,最微妙,大家不能理解了,就称之为秘。说法没有说保密的,但是这个道理大家听了,跟不听一样,就称为秘了,这是个秘藏。这个华严的奥藏,华严的心髓。所以达摩祖师最后让几个弟子,说自己的心得,说来说去,最后惠可大师他一句话不发,站那屹立不动,依倚而立。达摩就赞日:"子得吾之髓矣。"髓是佛的心要啊。所以华严的奥藏,法华的精髓,一切诸佛的心要,菩萨万行的指南针,皆不出于此,都不出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这是大德的话。莲池大师,澫益大师和印光大师称赞,莲池大师大家公认是弥陀化身,这样大德的话,现在很多人不太注意,以后我们要好好注意,好好去领会,所以本经是称性极谈啊!所以第一个原因为什么说这个经呢?因为这个经是称性极谈,如来正说,必须要说这个。日本有一个大德,叫道隐,他作了《无量寿经甄解》。这个经很深。这个书我有,可惜缺少了三分之一,再也找不到了。缺少的部分到日本找,也找不到。他说五浊之世,造恶之世。五浊恶世,五浊就是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劫浊,命浊等等,都是浊啊。造恶 ,人人造恶,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恶人多。象纽约到了夜里,女孩子不敢出门啊。一个人不敢上街,造恶的人太多,天下一样。圣道异时,圣道异种,今实难修。释迦牟尼佛所传的圣道,人太恶太坏,现在很难修呀!如果完全按照咱们过去两三千年前,释迦牟尼的时候,那种制度,那种修持方法,现在人很困难了,根器不够了,其难非一,难度不是一点呀。特此一门,特别是有净土这一门,至圆极顿,它是至圆啊!到头了。顿是极顿,最极了,到顶尖了。而且尤其简易直捷,它又很殊胜,它又简单,又容易,又直截了当。你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你的本性,所以你念念唤醒你自己,一句一句就是把自己唤醒了。现在你是睡着了,在做梦,所以如梦幻泡影。一切有为法,大家都在有为法里,如梦如幻,做梦,整个是在做梦。应该把自己叫醒。怎么叫醒?那个麻醉药,打麻醉药打坏了,打过了头要死,再要恢复知觉就喊他名字嘛。譬如叫我醒,黄念祖,黄念祖......。就叫醒了。现在咱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等于这个一样。你这个麻醉药把你弄昏过去了,你现在怎么能醒呢?自己唤醒自己嘛。简易直接。这是直接,所以出世的正说偏在斯经,佛出世的正说,有许多的各种说法,权说、委屈说,这都不委屈,因为大家只是这个水平,都说出来你听不懂。只好跟你说一种方法,你现在得到好处,那就委屈你了,不是正说。所以佛也说了,佛的种种教是可以有矛盾的,你看《大乘起信论》就说三大阿僧祗劫成佛,到圆教刹那可以成佛,这不就矛盾了吗?矛盾怎么办?佛就说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已替你做好了选择,要看两种之间,哪个是了义教,哪个不是了义教。你要依止那个了义教,不依止那个不了义教。现在学唯识的人,攻击净土,就是不了义教攻击了义教。它始教攻击圆教,它是什么?它不了义啊,攻击了义的。所以就是说,一代所说归此经,这赞叹到极点了。佛的一代所说的都归到这部《无量寿经》,如众水归于大海。天下一切水都往海里归。中国三条江啊。珠江、黄河、扬子江都流到海里去。一切经最后流到极乐世界,往生弥陀大愿之海。由此言之,这么说来,百万阿僧祗因缘,以启《华严》之典。《华严》之典不就说百万阿僧祗的因缘,一大事因缘,以成《法华》之教。《法华》是这么说的。这两部经也就是为本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作序。犹序,作前面的语言,绪论,引归到《无量寿经》。说这话是几种意思,日本大德是这个意思,我这是讲他的话。大家都要知道这个百花齐放,种种都应当有所了解。根据个人自己多生的福慧和根器,选择一门去精修呀!法法都是导归圆顿,都是极殊胜的。但是不修不行,说是佛宝,只能会说。比如今天有什么好吃的?人家有宝贝你数一数。你数的很清楚,多少绿宝石,红宝石多少,多少金刚钻,多少珍珠,帐目一点也不错,与你无关,都不是你的。所以我们要知道修呀。所以这一段《甄解》的话,他就是说《华严》、《法华》两经只是本经,就是《无量寿经》的一个导引。本经就是一大藏教的指归,所指出的归宿之处。佛说的一大藏教,是拿《无量寿经》作为还家归宿。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