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我们就来谈一下,这个瞋心习气人人都有。我们佛门里面有讲一句话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就是「见境而心起忿憎之谓」。尤其是富贵人家,很多都有「瞋恚」的习气,稍微不如意就会起了瞋恚心。如果凡事都如意了,他需要使唤这些下属或是佣人的话,如果稍微有一点忤逆的话,或是违背的话,立即马上生起瞋恚心、瞋怒心。轻的话是恶言相加,「恶言横加」,重的话,「鞭杖直扑」。这个在古代是会有这种现象,现在因为民主法治,就比较没有这样的。「重则鞭杖直扑」,目的只是要自己快意,不顾他人的伤心。所以「瞋心」一起来,「于人无益」,对别人没有利益,对自己也有损害。「轻则心意烦躁,重则肝目受伤」,轻微的话,你的心很容易被这些境缘,这个境缘所忤逆,产生一种烦躁。重的话则「肝目受伤」,对身体也不好。因此必须心中常常有「一团太和元气」,那么自然而然,「疾病消灭」,「福寿」就「增崇」。
以前佛陀那个时代,有一位佛陀的护法叫「阿耆达王」,阿耆达王他一生都是护持佛法,而且他「坚持五戒」,他还算是一个守五戒的佛弟子。但是阿耆达王他的瞋心重,富贵人家嘛,又是当国王。所以他在临命终的时候,因为旁边服侍他的佣人,「侍人」,就是他旁边的仆人,「持拂驱蝇」,就是拿拂尘要驱赶苍蝇,服侍的这个佣人,久了以后就是「昏倦」,就是昏沉疲倦,以致于拂尘就掉在阿耆达王的脸上。阿耆达王「心生瞋恨,随即命终」。
所以为什么在印光大师的临终三要里面,印光大师特别叮咛以及嘱咐,人往生以后不能够哭泣。在这个爱别离的情况之下,印祖交代说,印祖嘱咐我们,因为爱别离的关系,所以哭泣的时候,眼泪会掉在亡者的身上或是脸上,就会引起亡者的情执的种子跟习气,那就失去正念。失去正念以后,爱欲的情执种子生起来以后,就堕落轮回了,就是贪心感召饿鬼,那往生就无望。所以在临终三要里面,第一个,临终的时候不能够哭泣。第二个,就是助念八小时,先不能够更衣沐浴,不能够搬动,就不能够沐浴,也不能够更衣。现在有些人,有些不太了解助念的,临终关怀的、助念关怀的家属,往往就马上把家属,马上送去冷冻。所以印祖也嘱咐说,临终最少助念八小时,最少要经过助念的过程。而且不能够移动身体,因为亡者这个时候的神识出离,如生龟脱壳。
哪怕说就像阿耆达王这样,只是拂尘掉在他的脸上,他马上起了瞋心了,「心生瞋恨」。那神识就堕入,命终的时候,因为这样的一个瞋恨心的一念,所以阿耆达王却变成转生到畜生道去了,就是变成蟒蛇身了。但是因为他有宿世的布施三宝、供养三宝的福德力,他「尚知其因」就是说,他平常持戒的那个种子还很强。但是因为他临终最后一念是瞋心,所以被境界转掉了,所以堕入蟒蛇身。但是因为他有受持戒,持五戒的功德力,但是五戒的功德力,他那个持戒的功德力抵不过他瞋心的业障,所以就随业牵引到畜生道去了。但是他还有这样的一个持戒的觉性,所以在堕落到蟒蛇身的时候,他会去求助沙门,「乃求沙门」。因为他有这样的一个福报,感召这个沙门为他说三皈五戒,然后他即刻脱离蟒蛇身,「生于天上」。像阿耆达王这种情形,多是属于恶缘先现前,恶缘、恶报先现前。但是他的善报,在脱离蟒蛇身以后,他一样往生天上,「生于天上」。所以由这个地方可以知道说,瞋心的习气危害很大。
那么《华严经》里面有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那古德也有说了,「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学菩提道,忍辱护瞋心。」怎么样能够把这个瞋心,这个业障习气,能够在一口气还在的时候,能够把它断掉?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多瞋众生作慈悲观」,那要怎么慈悲观照呢?「以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既是过去父母,则当念宿世生育恩德,愧莫能酬」。就是说你要观想,眼前跟你忤逆这个众生,佛陀告诉我们说,六道互为眷属,那这个众生有可能是过去你的家亲眷属,也有可能是你过去的父母。
那既然是过去的父母,你应该观想他宿世生育你、养育你这个恩德。你要惭愧得都不能够报这个恩,怎么可以稍微不如意,「岂以小不如意,便怀愤怒乎」,就「小不如意」,就生起愤怒的心呢?这是第一个观想,观想众生都是过去的父母,「未来诸佛」,先观想过去的父母。再来,观想他是未来的诸佛。他既然是未来的诸佛,那必须要「广度众生」。倘若「我生死不了」,还希望他来度我,「尚望彼来度我」。「岂但小不如意」,怎么可以一个小小不如意,就生起瞋恚呢?所以遇到这种瞋恨心,像学习菩萨舍头目脑髓。对于来求的人,「作善知识想,作恩人想,作成就我无上菩提道想」,也就是说对于这些,你对这些小小不如意「不生瞋恚」,纵使丧失生命,也生欢喜,这个是真正的菩萨行。小小不如意不仅「不生瞋恚」,而且纵使到最后丧失生命,也生欢喜,「不生瞋恨」。所以菩萨他舍头目脑髓的时候,他对于这些,对他有所求的这些众生,都是「作善知识想,作恩人想,作成就我无上菩提道想」。这个在《华严经·十回向品》里面,就知道菩萨这个境界了。以上是阿耆达王因为一念瞋恨心起来,堕落蟒蛇身。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五四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