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问答网

黄威南居士:我是六祖吗?

发布时间:2024-02-01 09:33:15作者:大悲问答
黄威南居士:我是六祖吗?

我是六祖吗?

作者:黄威南

曾经有一次,与老朋友谈论一些关于佛法的问题,老友突然冒出一句:“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六祖?”接着又说:“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六祖惠能同样的根器?”朋友说这话的原因是因为我一时感叹:自己断然不是六祖那样的人物,所以读了《坛经》还是懵懵懂懂,无法领略禅意,而在措辞时用了“我们”这个词。当时彼此一笑置之。此事却在脑海中留下了印象,“我是六祖吗?”这个玩笑式的问题,却引起了兴趣:究竟是甚么样的个性,甚么样的行持,才成就六祖惠能大师那样的人物,在佛法中达到那样的成就?最近,读了一篇憨山大师的开示,

这篇开示是大师应他在曹溪的弟子们“遥乞开示”之请,老人殷殷嘱咐,所做的“最后开示”(见大师原语)。原文收录在《憨山老人梦游集》中。老人自己在开示前加上“最后”两个字,让人联想起华人传统有这么一种说法:“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就让人感受到大师所要强调的真实性、重要性,希望闻者珍惜、保重之意。同时,也似乎表达了大师在一生的经历见闻,自修及教学之后,最后决定性的,一种成熟的结论式言语,提示的是关键性的,决定修行成就与否的要点。

开示中有一句:“沙弥若思老人,不若思念佛,思念六祖也。若思念佛,当来必有见佛之时,若得见佛,便是出生死时也。”此语说来情真意切,感觉老人慈容就在眼前,让人动容,内心亦为之而悸动。也是在勉励修行人在学佛的过程当中常常想念佛的身影及言行示范,也常常想念历代传承佛法、实践佛法,得到佛法真实利益,影响时人及后人的祖师典范,向他们学习。

憨山大师开示道:“思念六祖:当初一卖柴汉耳。如何得今日人天供养?

再思今日供养:乃从抛却母亲恩爱,走向黄梅会下,负石舂米,辛苦中来。再思 六祖:三更入黄梅方丈,得受衣钵,凭何知见,向五百众中,独自得之。且人人一个臭皮袋,死了三五日,便臭烂不堪。为何六祖一具肉身,千年以来,如生一般。此是何等修行?得如此坚固不坏!”想想当年卖柴维生的他,再苦,回家也有母亲关爱,也不过只是照顾自己及老母,回家总还有母爱温暖的照顾,攒多几个钱後再讨个太太,组织个温馨家庭,总也不致于要在寺院里煮大锅饭,侍候那么多人!最后还落得千里逃亡!接受了衣钵,所谓的祖师衔头只是一个沉重的使命担子,没有寺院财产的继承权、没有掌声荣耀,只有落荒而逃和躲躲藏藏…没有名利,还得被妒忌,猎人队里是做苦工啊!这样的辛苦所为何来?所得的到底是个甚么“法”,这真是耐人寻味。肉身不坏,受人天供养,到底凭的是甚么?我们所景仰的又是甚么?当起这个祖师的“乐趣”究竟何在?我们又想向他老人家讨个甚么?

大师提点:“沙弥如此细细一一思想,思想不透,但将《坛经》熟读,细参,参之又参,全部不能,但只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句,蕴在胸中,行住坐卧,吃茶吃饭搬柴运水,迎宾待客,二六时中,一切处,头头提撕,直使现前定要见本来无一物,是个甚么?如何是不惹尘埃的光景!若能如此用心,是名参禅;若参到自信不疑之地,则能真见六祖面目。方知老人鼻孔,方是沙弥真正出家了生死的时节也。若不肯向己心中苦求本分事,空思老人,有何利益?”空思老人无益,空思六祖,空思成佛,若是不肯向自己心中“苦求本分事”,好好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是否已经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是否善尽了为人的责任?是否善用自己的身口意?“尘埃”即是我们所接触的六尘,这一切纷纷万象是否扰乱了我们的情绪,迷失了自己?让贪嗔痴蒙蔽了良知,混淆了视听和思维?如陀螺般轮转回旋得不能自己?乃至精疲力尽,狂乱无助?何不回过头来,收拾心神,好好整理一番,恢复一个清爽慈悲、欢喜可亲的自己?《坛经》中,六祖得法之后做了甚么榜样给我们看呢?他礼让,他谦逊,继续潜藏修学,没有轻慢猎人队里不了解佛法的一群,没有标榜自己,自然、温和,在任何环境中游走自如,没有失落感,没有不得志的感慨…脚步依然踏实稳健:不论是六祖、卖柴汉,或是猎人队里低下无名的帮佣,“春有百花秋有月”依旧没有甚么不同啊!又何必一定要让“祖师”这一“物”横在心头,而错过了凉风冬雪呢?

“一往诸沙弥,但知亲受老人教导,唯习威仪动静,礼诵文字而已。若从今日始,都与沙弥所请开示如此,一力做工夫,方是老人真实训诲。”在嘴巴上练功,或是摆摆架式,样子看来是很像,不仅可以“顾影自怜”,自我陶醉、自我欺骗一番,可能也有一些看戏看热闹看得如痴如醉的“歌迷、影迷”,虚有其表而没有内涵,表面谦和而内心怒火冲天,燃烧的是自己的法身慧命,破坏的是自己的身心健康!“一力做工夫”五个字,就是老人真实的教诲,自古成功源自努力耕耘,绝无不劳而获,克服习气、调伏自己,才是修行内容;文字老练,文采纷纷,或是口沫横飞,只是表面的提醒,唯有一心做钝工夫,去磨炼自己、淘炼自己,才能洗尽习气见真心,去芜存菁。读了此句,真是不胜唏嘘!多少年的迷途,纯是自误!

多言无益,正因为:“说一丈,不如行一寸”,於是有了这样的感慨和提醒:“老人老矣,此乃最后开示也。若错过今日,将来纵向十方世界参访知识,总是他家活计,慎勿以老人此言为空谈也。”老人的话语重心长,对我们是一记当头棒喝!他说:“纵向十方世界参访知识,总是他家活计”-他家活计换得的是他家营生,我们自家总得自己干活讨生计,我们自己的生活才有着落:我们总得自己干活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