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问答网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22-11-03 06:12:17作者:大悲咒问答网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译文]平坦的草地尽头是青山,而你的远行人,更比青山远,你想看上一眼,可怎么会看得见。

[出典]北宋欧阳修《踏莎行》

注:

1、《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春山外。

2、注释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注云:“候馆,楼可观望者也。”

草薰风暖: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薰:指草香。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

盈盈:泪水充溢貌。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平芜:平坦开阔的草原。

行人:此指心上人。

3、译文1:

馆舍庭院里的梅花已经凋残,小溪柳树枝条迎风飞舞。微风吹着青草,摇动行人的马上辔头。离家也渐渐遥远,我的愁绪越来越浓,就像一路奔腾的春水一样连绵不断。

思念的人儿柔肠寸寸,千回百转;任那透明的泪珠流过化过妆的脸。画楼太高,不要凭倚高栏,因所见到的情景更令人伤感。眼前眼界到处是春山,而那位心上的人,却在春山更远处。

译文2:

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你渐行渐远,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

4、欧阳修生平见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这是一首通过离别来写爱情相思的词作,是欧阳修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写的是早春的离情相思之情。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妇在家室的离愁,两地想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主即表现离愁。此词是欧阳修深婉词风的代表作。这是一首写一个旅人在征途中的感受,离情别绪,题材常见,但手法奇妙,意境优美,读来令人神远。上片写行者在得意去梅残,草薰风暖的春天在别馆与恋人离别。他初不经意,信马由缰,悠哉游哉;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仿如迢迢不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居人望归的愁情。居人望尽平芜,望断春山,不见行者;行人还远在春山之外不知何处,居人盼归不见的绝望痛苦心情,可以想见。这首词写春景发离愁,景愈传教而愁愈深,语浅淡而情有致。上片“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两句,为全词之眼,以不断之春水状无穷之离愁,化抽象为具象,比喻贴切。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无穷,信如迢迢不断的春流水,自然真实地刻划了行者离情别绪萌生渐深的过程。

5、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愁的词作。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从游子和思妇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全词以优美的想象、贴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含蓄蕴藉地制造出一种“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情思,一种情深意远的境界。

上片写游子旅途中所见所感。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以对句开头。候馆、溪桥,点明征途;梅残、柳细、草薰、风暖,点明时节,暗示时令正当仲春。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的景象,都具有多重含义和功能。廖廖数语,便写出了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事件和人物的举动、神情。

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而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抽象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使人容易感受,容易亲切。“离愁渐远渐无穷”这七字,构思巧妙,着意在“远”与“无穷”的关系上。离愁可以说轻重,而这里却说它无穷,而且是越远越无穷。这就把旅人在路上走着的感觉,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而以“春水”喻愁,暗承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意,并与“溪桥”一语相应。但与李煜的愁情汹涌不同,这里所表现的主要是一种不断加深又持续相生的离愁形成过程。

上片行文,一扬一抑。先是将春色饱满地描写一番,让人觉得春光实在明媚可爱,然后笔锋一转,折入旅人的怀乡之情,把离情浓愁加以夸张,加以渲染,形成强烈的激射。

下片写行者自己感到离愁之无穷无尽,于是推想到楼上的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过片两对句,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柔肠”而说“寸寸”,“粉泪”而说“盈盈”,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

从“迢迢春水”到“寸寸肠”、“盈盈泪”,其间又有一种自然的联系。

接下来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在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词人由自己的离愁,推想到了家里的她的“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离愁,又由离愁而想到了她临高倚栏远眺,想到了她登高远望而又不见的愁更愁,行文上层层深入,有如剥蕉。

煞拍两句语淡而情深,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在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春山是倚楼远望的闺中人穷尽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又是她的想象所能达到的极限,远方到底怎样,她不得而知。然而越过了春山,也就是越过了她的目力和想象之所及,但她还是要倚那危栏。这两句重复“春山”,用意深刻,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远行的旅人如此为闺人所想,就显得两人感情的愈加深厚,离别的愈加苦痛了。这就是结句“行人更在春山外”数百年来,不知感动过多少人的缘故吧。

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由实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层层递进,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云:“春水春山走对妙。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一望无际矣。尽处是春山,更在春山外,转望转远矣。当取以合看。”从全词来看,起得平缓,结得舒徐。上、下片一实写一虚写,虚实之中皆以浓情浇灌,离愁与词境俱进深进远,堪称是婉约词中的杰构。

这首词写春景发离愁,景愈佳而愁愈深,淡语浓情,“不厌百回读。”

6、这首词所写的是一个常见的题材,但却展现出一片情深意远的境界,让人感到整首词本身就具有一种“迢迢不断如春水”式的含蓄蕴藉,令人神远。这固然首先取决于感情本身的深挚,但和构思的新颖、比喻的自然、想像的优美也分不开。

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这遥想实际上是离愁的深化,它使整个词境更加深远。

而上下片结尾的比喻和想像所展示的情意和境界,更使人感到词中所展示的画面虽然有限,情境却是无限的。俞平伯说下片结尾两句“似乎可画,却又画不到”(《唐宋词选释》),这画不到处不只是春山外的行人,更是那悠远的情境。

7、此词运用了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一是托物兴怀,词的上片写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出南方仲春融和的气氛,但对于离愁的行人来说,却倍增烦恼,更添愁思。

二是比喻,化虚为实。“愁”是一种无可视感的情绪,将它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既形象又贴切,这样化虚为实,可视可感。

三是逐层深化,委曲尽情。“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全词悱恻幽回,情深意远。

8、“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春山已在视线的终极,而行人却还在春山以外,即不在视线之内,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另一种“更进一层”的写法,即所谓“以转折为曲”(杨振纲《诗品解》)。内心希望达到的某种境界,设词上却又极力夸张客观情况远在这种境界之外,这便使人感到无可奈何,更深切感受希望破灭的滋味,从而更加突出地表现某种心境。这一种以超级设词的更进一层手法,也是诗人们常用的艺术手法,如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便是属于这类更进一层的超级设词。这首词望尽春山不见行人的画面,是行人想象中家室必见的情景,写的是家室的失望,但却又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

9、绿草如茵的旷野辽阔无边,在它的尽头是一层层连绵起伏的群山。所思念的人还在春山那边目所不及的远方。

层层递进,远而更远,大而更大。情越过平芜,越过春山,远及春山外,绵绵千里;情覆盖大地,覆盖群山,大及春山外,广袤无垠。这里,抽象的思念情感被量化了,有了可以看得见感触到的长度和空间。

我们仿佛看到了主人公驻足凝视远方沉思的神态,可以想象他由空间的远大而触发的思念远人的万千思绪。

10、“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又是一个春天,温暖的春天,生长在寒冷气候下的梅树日渐凋残。美好总是充满矛盾,不知是该为春天提前展开欢颜,还是先悼念曾经陪伴了一个冬天的生灵。溪边的柳树已经冒出了细嫩的新芽,微风拂过,像女子的双手细腻而温暖,旅舍周遭的草丛间弥漫着淡淡的芬芳,生命已经如此旺盛地昭示着远行的时间。

绣坊里的绰约佳人,在春水脉脉荡漾的堤岸,目送良人越走越远。这场景如此熟悉而又陌生,不知两人何日才可重逢,是不是也想到永隔天涯两端。那已踏上旅程的船只渐行渐远,忽然看见小佳人,提着裙裾匆忙地登上附近的高楼,双眸已经湿透,精心修饰的脸庞只剩泪水涟涟,她向着船行的方向不断挥手,直到船只变成天际一点然后再也看不见。她依然望着远方,双手用力地揉搓着黄手帕,像是在揉搓柔软的心肠,只怕此刻柔肠已断。放眼望去,春江远处只是连绵不绝的春山,层层叠叠,仿佛是有意隔绝爱与思念。

曾经我也曾有过这样单纯深邃的情感,如今站在相同的时间,不同的时空里,我只是个局外人,观看着另一个爱情的生长与演变。那个站在高台不肯离去的小佳人,像当年那个紧抓着爱情不放的我,那样的深挚,那样的执着,如今她也尝到了爱情的苦涩滋味,但是眼神却依然坚定。面对着不甚明了的明天,谁可以改变相聚离散的时间?(山月不知心里事)

11、来去匆匆看岁月在指尖流过,春去冬来听风轻轻在耳畔略过。

待到相思花尽了……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时光不过刹那,恍惚已然千年。

岁月里谁的容颜都是被时光的风沙无情的吹去了最初的青春。

偶尔,不忍敲打某种片段的思绪,不忍回顾时光的风沙是如何的侵袭了谁的容颜。

偶尔发呆,偶尔无所顾忌的胡言乱语。

有空的时候敲字,已成一种习惯。在网络里久了,偶尔会有一些无奈。看着曾经熟悉的朋友渐行渐远,守侯的心也渐渐凉了。迷茫的日子,点燃一盏心灯,为别人,也为自己。

也许是到了深冬,思绪也停滞了下来,许多的时候,就那样很长很长的时间里,发呆,或者在一些群上胡言乱语。偶尔在时光的缝隙敲字,只是,少了最初的激情和心境。

渐渐淡了,远了,时光一直一直地,向前行走。

回首,那些往事,烟消云散。时光改变了一切,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怀?来来往往、熙熙攘攘,有谁能做到永久呢?

岁月耐不住,寂寞和沧桑。

人,也一样……

本文作者(来源):欧阳修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原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