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世时,广演教义,经过弟子们口口相传,至西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时代,收集整理而成《阿含经》。《阿含经》系统地讲述了「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以及善恶因果报应等,这是早期佛教最基本的教义,运用了大量生动的譬喻,启发人们探索生命的真相以及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
《阿含经》以「四圣谛」为佛教实践的总纲,明确地告诉世人,若按照苦、集、灭、道四个步骤去做,就能够去除烦恼,远离苦难。本章精选出的经文主要来自北传《阿含经》和巴利文圣典,以期读者了知佛教离苦得乐的步骤,把握化解烦恼的方法。
「大医王者,有四法成就: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如来为大医王,成就四德,疗众生病,亦复如是。云何为四?谓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杂阿含》
世间良医依照如下四个步骤医治人们身体上的病痛:诊断病情,找出病源,对症下药,让病人服药治病。做为「大医王」的佛陀医治人们精神上的苦恼也有四个步骤:
01.启发人们了知人生痛苦的普遍性 (苦谛)
02.发现生命痛苦的根源 (集谛)
03.告诉人们,生命的痛苦是可以去除的 (灭谛)
04.指出去除生命痛苦的具体方法 (道谛)
更重要的是,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息息相关,但人们往往只知治身病,而忽略了关注心灵的健康。严格来说,去除心灵的烦恼才是拔除病源的根本之道。所以,佛陀被尊称为大医王。
「恰如有情行走在地面上之足迹,因象的足迹大,有情足迹包含于象之足迹中;四圣谛亦如是,一切善法皆为四圣谛所涵摄,即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南传《中部.象迹喻大经》
一天,佛陀与弟子们来到憍赏弥附近的尸舍婆林。他从地上抓起一把树叶,问弟子们:「你们看!是我手中的树叶多呢,还是此森林的树叶多?」
「世尊!您手中的树叶与森林中的树叶相比,真是少得可怜哪!」弟子们不约而同地齐声道。
佛陀接着说:「同样,我所知道的法如同这森林中的树叶一样多,而我告诉你们的法,却只有我手中树叶那么少。」
「世尊!那您为什么不告诉我们更多的法呢?」
「因为我已说的法才能帮助人们离苦得乐;那些没说的法,一点用处也没有啊!」佛陀开导说。
在巴利三藏《中阿含》中,佛陀强调,他一生四处教化众生,为的是让人们了知生命是痛苦的,并开导人们这痛苦是可以得到解决的。佛陀的足迹遍布印度各地,弘法的对象不分阶级背景,包括国王与平民、婆罗门与贱民、富商与乞丐、圣徒与盗贼等。佛陀对他们讲述「四圣谛」,教导他们解除烦恼的方法。正如《大智度论》云,「佛法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离苦得乐的「解脱味」是佛陀说法的特色,也是四圣谛的宗旨。
「命如果待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谁能致不死?」—北传《法句经.生死品》
悉达多太子深深感受到「老、病、死」等生命中种种的痛苦,觉察到死神必将来到的威胁,所以毅然放弃王位而出家寻觅解脱之道。世人不愿拿出实际行动来彻底根治烦恼,是因为对苦的了解不够深刻,也就是说,「苦」吃得还不够。
人人愿百岁,这个求不得;
个个要富贵,勉强要不得。
终日事茫茫,要闲闲不得;
直到老来时,凡事做不得。
道理十分明,说得行不得;
头发白茫茫,要黑黑不得。
好事都该做,钱财舍不得;
骗积起家财,子孙守不得。
切莫结冤仇,累世解不得;
咽喉三寸气,断了接不得。
心下千般气,对人说不得;
鬼判来拿时,半刻推不得。
大小哭啼啼,有耳听不得;
骨肉正团圆,要留留不得。
冤家相遇时,有路躲不得;
相识若干人,有眼认不得。
气断不多时,容颜看不得;
家赀千万贯,临行带不得。
黄泉独自行,儿女伴不得。
空手见阎王,有钱用不得;
不孝忤逆儿,天地容不得;
酒醉打死人,醒了悔不得。
王法重如山,犯了饶不得;
自作还自受,别人替不得。
尔若做好人,他人分不得;
修行证果时,六亲俱度得。
……—劝世偈
此首劝世偈描述了人生三种不同层次的苦难:
01.世人所公认的苦难或痛苦(苦苦),如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
02.由无常变化而产生的苦(行苦),即我们因失去、不快而产生的苦恼;
03.产生悲喜感受的主体—人,是最大的痛苦根源(坏苦)。因为人受制于缘生缘灭的规律,因此潜在的生死和无常烦恼,时刻威胁着稍纵即逝的快乐感受,随时可能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痛苦。
灭苦首先要知苦。「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一语道出了人生无处不在的烦恼与苦闷,连诗仙李白也慨叹:「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们唯有历经刻骨铭心的痛苦折磨后,才会生起去除苦难的念头。「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只有当人们受到死亡的威胁,才能真切体会到老、病、死的可怕,寻找解决生死大事的答案。人生苦难多,这是生命的真相,所以称为苦谛。知苦才能引发灭苦的动力,因此佛陀把「苦谛」排在「四圣谛」的第一位。
「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佛说四十二章经》
马来人捉猴子,方法很简单。猎人先把椰子开一个小口,往里面装满花生米,然后,用手指从椰子内一粒粒地挟出来,吃得津津有味。这样的动作总能引来一群好奇的猴子在树上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时,猎人故意再把装有花生的椰子放在树下,当没事一样地走开。嘴馋的猴子立即跳下来,学着猎人的模样,用手指挟出一粒粒的花生,开开心心吃起来。猴子们越吃越贪心,最后索性把手伸入刚够拳头大的椰子口中,企图一次抓一把。可抓满花生的手岂能拿出来,但猴子又不甘心放弃到手的花生,只得任由双手扣在椰子内。此时,猎人再度现身,手到擒来,轻而易举地抓住猴子。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猴子只要放开双手就可以轻易地扔掉椰子,上树逃命。但它就是因为一念贪心,只好眼巴巴地束手就擒。人一生就像贪心的猴子,因为贪得无厌,而失去了自由。人生盲目地追逐外物,最终只得尝尽苦果,毫无快乐可言。无欲无求,我们可以敞开双臂拥抱整个宇宙苍穹;有欲有求,我们只能抓住手中的那一把「花生」。
「杂草害田地,欲望害他人,施与离欲者,故得大果报。」—南传《法句经.爱欲品》
良田中的杂草毁坏庄稼,心田中的贪、瞋、痴等烦恼破坏人生幸福。普通人一接触到喜欢的东西便生起贪爱染着,驱使人们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股强大的力量,佛教称之为「业力」,而这「业力」正是人们将来遭受苦果的原因。所以,《佛遗教经》中用毒蛇、恶兽来提醒人们贪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毒蛇、恶兽、怨贼和大火固然可怕,但与人的贪欲相比,实在微不足道。由此可见,人生因贪瞋痴而造作种种恶业,招来种种苦果。这种造成苦果的原因,佛家称之为「集谛」。
「(涅槃)就是贪的熄灭、瞋的熄灭、痴的熄灭。」—《杂部经》
一提到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涅槃,不少人便联想到死亡。其实,涅槃不是死亡的代名词,而是一切烦恼的终结。佛家认为,产生痛苦的根源是贪、瞋、痴,一旦这些苦因消失了,那么因之而造成的问题和痛苦也会得到解决。摈除贪、瞋、痴后,所体验到的修行最高境界即称为「涅槃」,这就是佛教所讲的「灭谛」。「涅槃」的境界很高妙,非世俗之欲乐所能比,因此北传《法句经》云:「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泥洹 最快。」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六祖坛经》
有一位将军向白隐禅师问道:
“真的有天堂地狱吗?”
“有的。”
将军好奇地问:
“我怎样方可去那儿瞧瞧呢?”
“你是做甚么的?”
“我是一名将军!”
禅师嘲笑道:“哈哈哈!哪一个笨蛋请你当将军的?你看来更像个屠夫。”
将军听得血脉贲张,「唰」一声就把刀抽了出来,直挺挺朝着禅师劈过去。
将军咬牙切齿地说:“看我宰了你!”
禅师呵斥道:“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将军连忙把刀收起来,跪在地上向禅师陪罪:“啊!请原谅我的莽撞……”
禅师微笑着点头:“天堂之门由此敞开。”
这则公案告诉人们,从天堂到地狱的时间其实很快,快到一念之间。一念迷,怒火中烧,无恶不作,苦海无边;一念悟,海阔天空,快快乐乐,欢喜自在。
「自我享乐是一个极端,它低贱、平庸、粗鄙、不高尚、无益;自我折磨是另外一个极端,它痛苦、非高尚、无益。如来 放弃这两个极端,而发现了中道,它可以导致寂静、知识、觉悟与涅槃。」—南传《转法轮经》
佛陀在修苦行的关键时刻,藉着美妙的琴声而领悟到:琴弦太松的时候,琴声低沉无力;琴弦太紧的时候,琴声尖锐刺耳,甚至琴弦还会断掉。只有将琴弦调得不松不紧,才能弹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同样,生命之弦如果绷得太紧,就会心烦气燥;放之过松,又会陷于懈怠;不急不缓,行于中道,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生命之歌。
「牟尼人村落,譬如蜂采华,不坏色与香,但取其蜜去。」—南传《法句经.华品》
人参虽是大补之物,但食之过多,反而有害。同理,父母关爱子女,本无可厚非,但爱得太过,便成溺爱;事业成功,必须「拼搏」,但工作过度,便成「搏命」,轻则伤身,重则伤命。蜜蜂采蜜,只取所需,不破坏花的颜色和芳香,更帮助花朵传播花粉。佛陀告诫人们,无论是为人处世,都需如蜜蜂一样恰如其份,把握中道,也唯有如此,人生才能走得更安稳、更长久。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宝莲禅寺HK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