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问答网

放下

发布时间:2023-09-08 09:57:27作者:大悲问答

  放下

  提起来的东西,

  不容易放下;

  放下需要勇气、气魄,

  因为它与愿违。

  每个人都有自心难放下的东西,

  也许这不一定有错;

  因为没有经历,

  就没有一份铭心刻骨的体会。

  有些是业缘,

  所以会对某样东西执持不放;

  要是不善业的线,

  它会越滚越大,

  越难摆脱。

  放下,

  是一种全新的学习;

  它不是什么特别的体悟,

  它只是摆脱束缚的一种感觉。

  像卸下肩膀上的背包,

  如此一般。

  不懂得学习放下心结的人,

  内心不容易获得轻安、自在。

  学佛,

  就是祈愿出离烦恼的家;

  这个家绝非物质,

  它的名字叫做执着,

  而出离的方法,

  只有放下两个字!

  看清自己的人,

  不敢任性放纵心念。

  这颗心微妙异常,

  当你张大双眼瞪着它时,

  它会害羞的躲躲藏藏;

  但是假如你想它在寂寞时出来陪伴你,

  它会非常用力的把你抱紧,

  让你透不过气来,

  最后你则只好甘拜下风,认输!

  因为你已提起并死捉不放了。

  放下,

  真的不容易,

  但是,

  不管你愿不愿意,

  死亡的到来时,

  都得放下。

  放下什么?

  放下观念(佛法称为知见)。

  举个比方:

  "佛印"为何八风吹不动?

  "慧能"的心中为何菩提本无树?

  "达磨"怎么做得到一苇过江?

  "虚云"的腿功怎能耐久到让芋头萌芽?

  ……

  答案揭晓:放下「我」的观念。

\

  放下,

  在「阿含」有百态的形容,

  佛常说:智者以譬喻得解。

  《杂含309经》有段妙喻:

  佛告鹿纽说:

  假如六根对六境生六识的当中,

  我们的心生起欢喜、深乐、贪爱的话,

  即称为第二住。

  因为原本寂静的心,有欲望共伴而住了。

  虽然人在空闲独处,但这修行者还是犹名第二住--与烦恼共住。

  反则易懂,兹不赘言,但他则改名为独住或一住。

  根境识纯粹只停止于"明触",即名独住,

  一触即放,一念不留,

  该怎么形容它呢?

  船过水无痕,

  鸿雁飞无迹,

  就是这种「放下」的道理。

  以前曾为选择"解脱道",

  或"菩萨道"而脑筋打结,

  如今已释怀了,

  因为只要存有「我」在修行,

  就什么都不是,

  然则,水到渠成,因果相应,

  烦恼个什么?

  罗汉难遇,菩萨难逢,

  想见的人反而都碰不到,

  倘使能全然放下,

  才恍然大悟:

  原来转凡成圣的关卡,

  就在放下「我」。

  参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