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问答网

佛教的饮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9-11 09:58:12作者:大悲问答

  佛教的饮食文化

  中国佛学院理净

\

  一谈到佛教的“饮食”,自然有不少人认为佛教的饮食不过“素菜”而已,有什么文化可谈。其实这些人都是偏听偏见之流,没有文化修养之辈所言。佛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遍布全国各个地区、民族和阶层。因此,佛教“饮食”也非常有特色,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同的饮食文化花样之多,可称得上是世界之最,古代有不少人写过关于“吃”文化之类的文学作品,歌颂和宏扬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佛教既然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当然很有必要探讨其历史根源、类别、制作方法和吃喝的形式等文化特色。这就是佛教的“饮食”文化。

  一、 佛教饮食文化的历史根源

  佛教产生于印度,因此,佛教的饮食根源也从印度说起。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无论人或是动物都以“吃”为第一件事。所以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不知此说法从何而来,但却一句道破了人生真谛,人类最初的生存,就是从“吃”开始,由于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化、文明的发展,才有了工作和事业。虽然,人活着并不是完全为了吃饭,但人要活着必须吃饭。因此,就这样人们逐渐发明了很多饮食方面的文化。佛教亦不例外,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佛教饮食也就成了一种文化。本来佛教在印度的僧人是托钵乞食,每天到了吃饭时佛陀亲自带领他的弟子去城里乞食,然后回到自己的住处来吃。其目的是:一者减少“贪心”,二者为众生种福田。正因为佛教在印度是乞食吃饭,所以没有素食之说,信众供养什么就吃什么。因为修道的人首先不应起分别之心,诸法皆空。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到南北朝时期非常兴盛,梁武帝身为帝王笃信佛教,曾三次舍身寺院为奴,受菩萨戒为大众说法。他依据《梵网经》制定佛教徒不能食肉,只能吃疏菜之类的素菜。由此开始有佛教素食文化的发展。所谓“素食”者,就是说凡是一切有生命的动物都不得食。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们爱护动物及众生生命的慈悲心。佛教主张众生平等、相互转生,因此,食众生肉者即是食自已父母、六亲眷属之肉。如果按照律典,“素食”者指不食五种荤菜,即《梵网经》卷下云:“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韭菜、薤(xie)、葱、兴渠、(根像萝卜,气味像蒜)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佛制不食五辛的目的在于持戒清净,如《椤严经》云:“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此五种辛菜熟食者生淫,生啖者增恚”。所以出家僧人不吃五辛味。在今天的佛教由于地区、民族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条件不同,而有所不相一致。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由于是少数民族游牧生活,所以都是食肉。但凡是佛教徒都不得饮酒,“酒”是五戒之一,凡是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因为“酒”能迷惑身心,可毁犯前四戒。故“酒”为遮戒。所以佛教所说的五荤 是指五种有辛味的蔬菜,而食肉应属于“杀戒”。

  二、佛教素食文化的特点

  大家众所周知佛教主张素食,但素食究竟有什么好处和特点,可能大多数人并不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在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大力提倡素食,可见素食必有其一定的特点。一般来说西方国家是以肉食为主,中国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当然以素食为主。其素食非常有特色。概括其素食的特点不出两点:一者是为了健康,二者是为了培养慈悲心。从健康而言,综括人类长寿的原素,平时多吃素食是其原因之一。有报纸报道:“保加利亚为一个长寿人之国家,总人口仅有600万,唯其年龄百岁以上老人据正式调查所得有162人,无正式调查者也不下五六百人。这种长寿百分率为世界仅有,其重要原因,经医学之所研究,此长寿人中95%为终生不食肉者,5%为荤蔬杂食”。在本报道文末总结:“从知素食有益于健康,事实凿然,非徒理论充足而已”。至于提倡素食长寿的理论文章比比皆是。孙中山先生的“中国人应保守中国饮食法”写得最令人深思,文中说:中国近代文明进化虽落于人后,但饮食文化为各国人所不及,不仅烹调上的高超技术,就各种蔬菜食品调配上在医学卫生与西欧发明家并驾齐驱。并且,以科学证明,素食的好处不仅在于净化血夜,防止血脂增高和胆固醇在血管壁内沉积,同时还可以避勉便秘、痔疮等病发生。素食含热量少,维生素丰富,不仅能减少脂肪防治其它病症的发作,而且有着切切实实的防癌作用。因此,不仅僧人食素,在东南亚和西方国家也大力提倡素食。

  若要说“素食”能增长慈悲心,那更是不可非议的事实。有句佛教颜语说的非常好:“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由此可见佛教不食肉食主要是为了戒杀。《大涅槃经》云:“从今日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虽食如子肉想,夫食者断大慈悲种。”《椤伽经》也说:“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略有十种:一者一切众生无始以来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二者狐狗人马,屠者杂卖故。三者不净乞分所生故。四者众生闻悉生怖畏故。五者令修行者恶心不生故。六者凡愚所习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七者令咒术不成就故。八者以食肉见形起识,以染味着故。九者诸天所弃,多有恶梦,虎狼闻香故。十者食种种肉,遂啖食人肉故。”宋朝大诗人陆游也有诗云:“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申。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这些例证足可说明佛教素食的主要目的在于“戒杀”。

  另外,素食的烹调技巧也是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内很多地方和城市如“功德林”等这样的素斋,都非常有特色。比如素斋有一道“熘黄菜”,很有特点。用料:嫩豆腐一块半、蘑菇一两、素火腿五钱、绿色蔬菜二钱、生粉四钱、味精三分、素油一两三分、柠檬黄少许。制作步骤:(1)把绿色蔬菜放进锅里烫 熟捞出,用冷水冲凉切成细丁。(2)把素火腿、蘑菇也切成细丁。(3)弄碎豆腐、连同蘑菇丁一起加上生粉、细盐、味精、柠檬黄拌匀成糊。(4)起素油锅到六成熟时倒进豆腐、蘑菇丁一起制成糊,然后熘透起出,盛进深底盘里,再淋上麻油就成了。制成后的“熘黄菜”味美不腻、清香可口,是饮食中的名菜。所以素菜烹饪技巧是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

  三、佛教饮食制度

  佛教不仅在饮食烹调上有很高的技巧,而且在食用时还有严格的规定,这就是佛教饮食文化不同于一般饮食文化的特色之一。佛教在饮食上有很多规定,最主要的有“过午不食”、“食从五观”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等优秀的饮食文化精华。所谓“过午不食”是指佛教僧人每天中午之后再不准吃食物,在佛教戒律中称为“过午不食”。制定过午不食有很多原因,根据《毗罗三昧经》说:“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如来欲令断六趣因,令入道中 故制令同三世诸佛食。”此说明佛为众生断恶道趣向佛道故制定“日中食”。在佛经中说“过午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眠、三者一心、四者无下风、五者得安乐。并且,佛教饮食不仅在时间上有规定,而且在吃饭时还要作五种观想:一者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者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者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者正思良药,为了心故,五者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其意思是我们所食用的都是众生所给,应以此“五观”而报众生之恩。即所谓的“饮水思源”。除此之外佛教饮食文化与世俗文化不同之处在于对“食”的含义理解上不同。佛教把食分为“世间食”和“出世间食”两种。所谓世间食者即是指能长养肉身的食物,而出世间食物即是指能长养人法身的食物。世间食有四种:“段食”即分段食。“触食”即感觉器管接触。“思食”即意识思惟。“识食”即精神主体。出世间食有五种:“禅悦食”即禅定的乐趣。“法喜食”即闻法后的欢喜。“愿食”即发愿度众生。“念食”即心存念定。“解脱食”即涅 盘之乐。以上皆指佛教饮食文化的精神世界观。

  四、佛教的茶文化

  “茶”似乎是东方文化的特色,西方国家并不多用,但却与佛教有不解之缘。据有关资料记载最早发明茶可以饮用的是僧人。因为僧人住山修行,在昏沉之时偶然食用茶叶可以解睡眠,所以在佛教里具有“降睡魔”的作用。从此传向民间,后来传到日本有“茶禅”文化、“茶道”文化等各种关于“茶”的文化。在中国南北风俗不同,也有很多的食用方法,形成不同的茶文化。“茶”不仅具有生津止渴作用,在佛教还有三德:一者坐禅时不眠,二者满腹时助消化,三者茶为不发(抑制性欲)之药。因此,“茶”在佛教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即所谓的“茶禅 一昧”。由此可见,佛教的饮食文化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意义非常深远历史更加悠久。是我们东方饮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