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问答网

唤醒心中沉睡的佛

  菩萨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要利益众生。为了圆满这个目的,才发愿要成佛,为的也是要利益众生,不是为了自己。  这是对于成佛的认识,就是一个精神世界圆满的人,不是那个超乎...
唤醒心中沉睡的佛

善用其心-四十二处之心诀

善用其心-四十二处之心诀为人要诚心处事要尽心  吃饭要安心睡觉要放心...
善用其心-四十二处之心诀

又谈梦

又谈梦有几位居士,见我前几天写「阿难七梦经演绎」,今天上午带了几位朋友来看我,偶然又谈起了梦的事来,有人谈个人对梦的见地,有的谈周公梦解,各说所是,亦各指其非,没有定论;我多了一个...
又谈梦

韦提希夫人选西方佛国的三层含

经文说“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韦提希夫人在世尊眉间放光光明之中,目睹十方诸佛清净的国土,韦提希夫人别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除了在《四帖疏》的疏文善导大师说...
韦提希夫人选西方佛国的三层含

吃亏是一种智慧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间的洗涤和锤炼,走到现在这个浮躁喧嚣、争端不断的时代,仍然为很多智者所推崇,成为他们的处事之道,不能不说,&l...
吃亏是一种智慧

佛教的人生观是什么?解脱

  我们说佛教的人生观是什么?解脱。以解脱为核心的佛教人生观,解脱以什么来呈现呢?在果地上就是大涅槃。小乘的无余依涅槃只有寂静相,于三界是出离相,因此在灰身灭智之后不再...
佛教的人生观是什么?解脱

自己把握自己

  因果报应,冤冤相报。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业障的牵引,就认为受报是无缘无故的。  我曾经去监狱讲过课,问一个小女孩为什么杀她父亲,她说:“本来我跟父亲关系也很好,平时...
自己把握自己

以清净的心灵去摆脱烦恼

  佛法有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这句话很好地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亦即任何事物不可能孤立存在,只因众缘和合而存在,因众缘离散而消失。...
以清净的心灵去摆脱烦恼

佛教并不主张“福荫子孙”说

释仁清法师:佛教并不主张“福荫子孙”说佛教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因缘果报,毫厘不爽”,“因果报应竖彻三际”。由于很多人并不完全正确了解因和果的这一特性,致使产生了错误的理...
佛教并不主张“福荫子孙”说

修行要了达缘起性空

修行要了达缘起性空如瑞法师  法句经:  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  智者知淫欲,乐少而苦多  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出家人上乞佛法也不应满足。因为佛法我们学得还很不够,要努力...
修行要了达缘起性空
  • 首页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