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问答网

让悠扬的禅偈,点燃智慧的光焰

发布时间:2023-12-26 09:22:27作者:大悲问答

让悠扬的禅偈,点燃智慧的光焰

  有人好奇佛教如何管理。佛教的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追求平衡、相互制约的过程,再加之以佛教的文化相辅弼,使之渊源留长,至今不息。世界上所有的出家人,无论是什么民族的,虽然在某些展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剃光头,主殿上大多供的都是释迦牟尼佛,只有个别道场供奉的佛像有所不同,比如普陀山主殿供奉的是观音菩萨,五台山主殿供奉文殊菩萨。

  很多人都认为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的是一个万能的神。实际上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解。释迦牟尼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他有父母,出家前也有妻子和孩子。但是他发现继承他父亲的王位,并不是他所追求的究竟生活。于是他行走求学,转益多师,向他们学习,最后认为自己得到了解脱。他就把自己求得解脱的一系列理论传播给了他的弟子,让他的弟子传播给别人。

  这样看来,佛教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教育”的思想。所以我们经常讲,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我们每一个出家人所承担的也就是老师的角色,把我们所知的传播给更多的人,让这些人都能够明白至理,省察内心,在自己有限的人生中活得更加快乐,得到解脱。佛教里讲,每一个人都能够像释迦牟尼一样修成佛,当你内心很清静、愉悦、自在的时候,这一刹那,就是佛的境界;当下一个刹那你被烦恼所盘踞时,那么你就处在地狱之中,所以天堂和地狱,菩萨与饿鬼都只在一念之间。一念清静就上升到天堂,一念染污则下堕到地狱;一念混浊则下畜生道,一念平和则成阿修罗。所以说一心会使人轮回于六道之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转换自己的观念,不断净化自己的内心,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样的调整不在于别人,而正在与我们自身;这样的调整没有外在的东西来要求我们,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转变。这就是佛学与一般宗教最大的不同。

  那么,我们不妨类比佛教的精神来思考一下,如何让我们的企业也打造出一种正面的文化,如何让我们的员工学会自我调整,如何使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像有信仰者一样甚至可以不惜生命代价而付诸努力呢?当我们在做企业时,能不能把佛学的理念、禀赋,嫁接到事业中去呢?

  今天我就对禅学思想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禅学有什么思想是可以被借鉴、吸收,以使企业更好地发展下去的呢?我也将在最后让大家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禅修入门。但是我所能够告诉你的,也只是禅修的方法,至于以后怎样去精进、坚持,那就要靠你们自己的努力了。

  我们的课请大家首先要放轻松,其次如果对我所讲的有什么疑问或者有什么灵感产生时可以随时提出来讨论。

  禅的思想是开阔、豁达、明朗、空灵的人间瑰宝,禅的生活是安宁、自在、简朴、质实的安心方式。我们首先要学会放下自私、自我、自欺、自慢的人身枷锁,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飞翔。禅的方法是让我们首先认识自我,而后打破自我,达到圆满自足的空性。尽管我们可以举很多很多例子来说解禅,而实际上,禅是无法说的。禅的教法是通过公案来推动和传承的。“拈花微笑”是禅宗心传的第一个公案。释迦牟尼生前欲传衣钵之时,拈花不语,弟子纷纷揣测不定时,迦叶尊者回馈给他一个微笑,佛就把自己的心法传授给了他。这就告诉我们,禅是心灵的灵犀一点,它的感悟来自于无染心性的刹那触动,也许是会心一笑,也许是眼神之沟通,也许是举动之对接。所以古代禅师在传播禅的精神时,经常对弟子加以棒喝,让弟子突然间有所触动,有所了悟。那么很多人就想,一定是需要有无量世的积累才能有今天的禀赋,一定要经过许多的苦痛挣扎、挫折失败,才能够见性成佛。但我总是觉得,今天悟到一点,就算是一点精进;今天明白两处意境,就有两点启示。所以,禅所强调的就是自身的体证和感悟。就如皓月当空,禅是一种清凉;花开花落,禅是一种安宁。

  陶渊明所讲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一种禅的境界。这种感觉出自于诗人自身的体悟,就像我们走出永福寺,行在树林之间,听到溅溅溪水、点点鸟鸣,看到阳光从树叶中穿过投射在地上的斑驳光影,这种刹那间的感受,只有你自己能够明了,这就是“茹人饮水,冷暖自知”。今天你们拿起这个杯子,喝上一口茶,是普洱、龙井、铁观音还是金俊梅,就只有你自己能够知道。我们今天坐在这里享受清凉的美妙感觉,走在沙漠里的旅人怎么能够感觉得到呢?反过来说,他行走在沙漠中,身体接受着烈日与干渴的考验,每行走一步都好像是一种朝圣的感觉,他所能够看到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不是我们能够感觉得到的。所以我们举办禅修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很多人去体验它,只有体验了才会知道个中滋味,得到身心灵的改变。你肚子饿了,别人帮你去吃饭,你能够饱吗?这是不可能的。这个世界上又很多事情是别人不能够替你完成的,思考是一件,禅也是一件。

  在座各位大多数都是企业界的人士,你们与学者之间的最大差别是,学者永远在为了理论而进行理论研究,而企业家则把最繁杂的理论用最简单的方法用到实践中去,所以,企业家是直接改变世界的人。任何高深的思想,如果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它是不可能产生力量的。所以我常说:“知道是没有力量的,相信并做到才有力量。”古代学者强调“知行合一”,佛教则强调“闻思修”的合一,听到思想,进行思考,而后付诸实践,这才能够让你成佛。如果说我们学到的东西没有付诸行动,那么也只是徒劳无益。

  我自己在做管理的过程中,在EMBA课程的学习互动中常常感到:当一个人认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专注地去做这一件事情,你就会调动自己一切的精力往这方面去努力,就会更容易地将它做成。当一个人专注于一件事情时,他的潜能是无限的。行事的方法是无止境的,它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最重要的还是目标,没有目标,就失去方向,任何方法对你而言也就是无用的。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书中说道,日本的企业很多都是终身聘用的,所以员工往往没有什么跳槽的念头,而是一生一世在这个企业中安心地工作、努力,通过自己的资历、能力一步一步往上走。这就是专注地力量。而他自己呢?在创业初期,他为了研发电脑的瓷芯片,埋头研究了十四年才获得成功,这也就是专注的力量。

  我上个月到了日本的唐招提寺,就是日本著名的律宗建筑群,是鉴真东渡以后亲手兴建的寺院。唐招提寺的主殿有一点倾斜,他们组织了很多专家进行研究,探寻主殿倾斜的原因。他们为了修复主殿,在主殿外盖了一个更大的房子保护它,然后把它的每一片瓦每一根木材全部拆下来,表上数字,有腐蚀的部分就重新替换,经过修复后再重新把这些瓦片木材组装起来,从发念到重新修复完成,七百平方不到的主殿的修复,这个过程花了十年之久。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日本人有时候真的是非常非常精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钟爱日本产品的原因,它们真的非常精致。当我们做企业时,会不会去思考自己产品的功能怎样才能更强,包装怎样才能更美观,团队合作模式怎样才能更科学呢?美学实际上是无处不在的。公司里德摆设,周围的环境所营造的感觉,每一个细节都应该融汇着美学的因子。出了外观,还有功能;出了人性,还有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因素。

  我有一个EMBA的同学,他是做餐饮的,他的愿景是要把现在手上的1000家连锁店,在五年内,扩张到4000家。他追求产业的急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就发现,店铺数量的确是每年都在增加,可是店铺的管理、人员的培训等等方面就跟不上。在座各位都是学管理的,肯定会想出种种方法来改善他的经营状况。但是有一些东西,是没有办法快速得到的。就好像我们把一棵小树苗养成一棵参天大树,没有几十年、几百年可能做到吗?即使是再给它浇水、施肥,也只是揠苗助长而已。

  因此,禅修就要求我们把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冷静地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冷静地思考,一步一步把手上的事情经营起来。这个世界有一个基本的道理:万事万物的存在都依循着它自身的规则,或者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道”,离开了这个道,就会发现自己做事花上十倍的努力都得不到一分收获。可能自己所发的心愿很好,自己的理想非常完美,但我们就是达不成。这就是因为我们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好像今年,许多地方大旱。像云南这样的地方,怎么会大旱呢?以前这是降雨很多的地方。我有时候在想,是不是跟长江水库的建立有关系?会不会是水库破坏了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呢?我想了很多的原因,包括自然环境的破坏,水质的变化,资源的开采等等,都会使地球发生变化。这就是不依循“道”而盲目追求快速发展所得到的结果。

  我前段时间再看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所作的《德鲁克精华》。他向世人提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没有机构(如工商企业),就不会有管理。但是,如果没有管理,那也就只会有一群乌合之众,而不会有一个机构。而机构本身又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它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给社会、经济和个人提供所需的成果。”他认为每一个人、每一个集体、每一个企业都只是这个社会的一个齿轮。但是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总是不断地把自己这个齿轮放大,认为自己是宇宙的核心,衡量万物的标准,这样就容易迷失自己。所以禅宗要我们思考:“我是谁?我在哪里?要往哪里去?”虽然这只是禅宗参禅的一个话头,但是这句话对于我的影响非常深刻,认清自己,太重要了。我自己在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我的团队运行的状态如何,我的企业在整个业界处于什么位置,这些都基于“我是谁”的考量。如果不清楚自己是谁,则整日都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之中,即使勉力劳动,还是碌碌无为。

  前两年有个人跟我推销一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所研发的冰箱。这种冰箱只要里面的土豆快没有了,它就会自动向超市订购更新里面的产品。最近大家有没有去世博会参观过呢?未来的汽车将会是怎么样的?未来的科技将走向何方?如果我们对于未来从来没有思考,那么怎么会知道自己是谁,要向哪里去呢?

  我们的寺院在嘉兴桐乡濮院,众所周知,濮院是中国最大的羊毛衫批发市场。我常常和一些设计师聊到设计的心得。我就会对他们说,服装不只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部分,我们设计产品需要关注的东西就有很多。今年汽车设计的趋向是什么?今年流行怎样的发型、手包?今年流行的建筑风格是什么?今年有哪些电影大卖,里面有哪些服装得到好评,有哪些场景可以借鉴?这些都需要设计者去思考,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最后都可以融入到设计中去。如果你没有宽大的眼界,那么又怎么能够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呢?

\

  佛教中说,一切的事物莫不是息息相关的。鸟兽虫鱼,无不由因果牵连而存在;生住异灭,无不由因果牵连而流动。《中观论颂》中有一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緣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关于这句话,佛教里还有一个传说。有一次佛陀碰见一个魔鬼,魔鬼就说了一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佛陀觉得很有道理,就让魔鬼把下一句话告诉他。魔鬼说:“如果想知道下一句,那就让我吃掉你。”于是佛陀甘愿以身殉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东西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是因为众缘和合而存在,因缘离散而消失的。要想身体健康,就跟很多因素有关系,如环境、心态等等。虽然我们现在只是在做某一件事情,但是正如蝴蝶效应所论证的一样,你所做的事情会辐射到社会的其它角落,影响到别人。如果我们没有团体的意识,就很难有个人的建树。所以作为企业的掌舵人,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作为一个想要持续存在的个体,我们就一定要打开自己的格局。有的人可能想我就污染一点点地方,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污染一点点,加起来就很可怕。

  前段时间在播放一部电视剧叫《贞观长歌》,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当时的大臣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在如何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上,这样整个王朝才能强盛起来。魏征是当时著名的谏臣,但是他的府邸居然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客厅。他们并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如果我们总是以物质作为衡量标准,那么应该要明白,物质是流动的,而且是没有止境的。这个世界时没有圆满的,月盈而亏,潮涨而平,只有当你知足于当下的时候,才能视一切缺陷为圆满。所以,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正因如此,禅才要求我们不断地向内察,从自己内在去觉醒、提升、净化。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句话就提示我们,行动坐卧、一言一行,都要保持高贵与安详,以此收摄自己的六根。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会转变为“色身香味触法”。我们到做到怎样的境界呢?“眼见色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我们的眼睛看见事物,就很容易被事物所牵引。就好像前段时间我们的寺院里面开了一朵非常艳丽的牡丹,一个女孩子在我们寺院做义工,她经过那朵花时被它吸引住了,看了足足一个小时,她为花的开放而感到由衷地喜悦。那么你们反过来想一想,我们看到自己厌恶的东西、丑陋的东西会不会感到讨厌呢?如果你常常因为外物的表象而产生情绪的波动,那么如何安住呢?同样的,我们听到仙乐飘飘难免会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听到噪音就会感到心烦,那么又怎么做到无喜无忧呢?所以,要收摄住自己的六根,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要修行自己的身心灵,就要从修行六根开始。我们所产生的排斥、挂碍、厌恶,实际上都是“六根”产生的“六识”引起的。所以说,修六根是每一个出家人的必修课,对大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很多官员犯错误,很多企业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其实都跟“六根不净”有关系。所以佛教要求我们行动坐卧,语默安然。要使自己处于无分别的状态来感受生命的真谛。只有这样,我们的身心灵才能得到不断地提升。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是一首诗,也是一首歌,可以和乐唱和。它以农事起兴,咏叹禅的哲理。我记得自己小的时候,住在叔父的庙里面。庙里有一百多号人,他把大家编为一个生产队,一起来劳动。有的放牛,有的砍柴,有的种地,有的煮饭。我十三岁的时候,就被编进队伍,去开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需要开好几年的时间。我们大家都在劳动的过程当中,多多少少地感悟到了一些东西。大家有没有插过秧呢?只有自己亲手插过秧才能感受到这种意境:秧苗青青,被插进水田时,赭石的泥土、青绿的秧苗和湛蓝的天空、金色的阳光融会在同一块画布之中,层层晕染,煞是好看。一边插秧一边往后退时,秧苗却不断向前。在烈日下插秧,会感到一席席的生命在你的脚边延展,它们会在不久的将来长得又高又绿,它们会教你见证生命的旅程,这个过程真是妙不可言。你会感到禅原来可以随时随地存在:与客户谈判,与员工交流,处理问题,撰写作品等等,无不是在修禅。我们可以随时把自己的磁场转变为道场。观念一旦被转变过来,修行就会无处不在。台湾有很多居士,把自己的先生叫师兄或者同修,他们是一起来修行的伙伴。这样,就算你碰到问题或困难,就会自觉地把这些问题转变为自己修行的对象。原来你可能只是认为你的职工和你的关系就是他来打工,我付给他工资。如果你的观念转变了,你就会把他当成你修行的一个对象,他犯了错误,那你就来帮助他修正,使他的生命意义得到提升的过程中,你的修行也会得到果报。这样,你再公司里面工作,就会像我们寺院里的师父们一样,每天都活得很开心。这都是由你的心念决定的,心念一打开,就会海阔天空;心念一局限,就会处处受制。佛教说,一息就能产生十法界。一念恶念起,百万障门开;一念善念起,百万罪孽消。所以古人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增福无量。”这不是说一念能够产生多大的力量,而是说你一念起能够使当下作为净化的开始。当你起善念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很轻安,而所有轻的东西都会往上升,所有重的东西都会往下堕,这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天堂在上,地狱在下的原因了。一个人死后,谁来判断他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不是阎王也不是上帝,而是自己。

  有一个居士,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就跑到寺院里去找禅师,他跟师父说:“师父,我的父亲去世了,你帮我超度他上天堂吧。”禅师就跟他说:“你现在到外面去挑一桶水,把木屑和石头分别放进水里。我现在来帮你超度它们,使木屑下堕,石头上升。这样做得到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木屑轻盈,一直会在水上飘举;石头沉重,再怎么样也是落在水下。所以谁得以来超度你呢?只有你自己。你选择做轻盈的东西,就会往上升;选择做沉重的东西,就会往下堕。这就好比是一生当中积累了很多很多的恶业,师父帮你念三天经就能往上升吗?不可能的。这是宇宙当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所以你的企业兴盛或者倒闭,这还是由你自己造成的。你的观念、思想、行为,甚至六根清净与否,都会决定你企业的未来。

  我们现在接着来看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就是一种禅的豁达境界。饿了即食,困了即睡,每天都活在本然的状态之中去感悟生命,这就是禅的境界。本然的我需求是非常少的,他不像现代人一样庸庸碌碌,追求一切,渴望得到一切。本然的我永远都是一个孩子,这个“我”是不会长大,不会变化的。他以童真的眼看待一切。他不分别,不计较,闲适安然地活着。

  “行到水绝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一种宁静悠闲的人生境界。禅是一种轻松、愉悦、自在、安详、洒脱、从容的状态。它要求我们把缩进的心打开,把挂碍的心就地放下。“禅”是梵语,直译过来时“思维修”,亦即思维的修炼,它或称为冥想,也叫做静虑。就是要让你的思想专一,也可以翻译成“定”。“禅”是“意”,“定”是“一”,所以我们修禅定也就是要修“一意”,使自己的思想意志专一不移。

  佛教里有三个基本思想,分别是“戒、定、慧”。“戒”就是把自己的身心放置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不让它散乱;“定”就是要让自己的身心安定下来,不妄想分别;最后就能够提升我们的智慧,达到更开阔的人生境界。

  中国的禅宗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这是根据修行禅的不同程度来划分的。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这是信仰其他宗教的人都可以修行的一种禅定,他们可以信仰着别的思想,爱憎分明,但是也会进入禅定的状态。比如基督徒向上帝祷告时非常专注,这时他也相当于入了禅定。他的某一种状态和禅和相近,但是它不究竟。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我们平时专注在某一点上来做某一件事情,这个状态就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小乘禅追求的是自身的解脱与自身的修证。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我国的八大宗派以及西藏的密宗修行大乘禅。禅宗认为,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是最究竟的禅修。在最上乘禅中,你可以把对立的思想观成统一。

  稍微接触过禅宗思想的人都会知道,神秀大师说:“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是作为初级的修行者所要修行的境界。这里明显有一个心的实体。而慧能的偈子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这就是要消解实体的心,达到“心物不二”的境界。我们也可以说,这两首偈子的关系是,前者是因,后者是果。神秀通过修行体证了“自我”,而慧能进一步来打破这个自我,有我有物,但可以达到“齐物”的境界。这个境界中,圆融的“真我”超越了单一的“自我”,从而体证了禅的最高境界。我们禅修的过程,就是要从“因”开始,因为我们的身心本来就不清净,所以我们要当下顿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顿悟是建立在渐悟的基础之上的,没有渐悟的过程,如果尘埃都不去拂拭,实体的心都不去修证,那么从何来说要达到“真我”呢?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持续、渐进地摄受自己的身心。让我们的身心灵安静下来,让我们能够处在宁静和安详的状态之中,这才是最基本的。这就要依靠我们的坚持,每天去坚持才能达到神秀大师所证的清净之心。

  我经常引用这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上等根性的人听到一个真理,会积极努力地去践行它;中等根性的人听了,则有时会尝试,但过了两天就放弃了;下等根性的人听了真理,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根本就是可笑的事情,反而蔑视真理。一个真理,如果不被下士所耻笑,那么它甚至还称不上是真理呢。所以根性上等的人,他永远都会尊重很多事情,所以才能成其大。佛教中最上乘禅就是禅宗所说的顿悟,就是即身成佛,从凡夫转换为圣人的过程。但是如果你没有前面无量世的修行,今生是不可能达到的。

  佛教里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苦”和“空”。“苦”是怎么来的呢?“空”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本来一切都是空的,可是我们偏偏要看成是实有的;本来一切都是虚妄的,可是我们偏偏要把它们看成真实的,这样就产生了苦。“空”就是要解释人们产生颠倒妄想的原因。我们之所以看待事物会不究竟,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事物的本质,也就是不了解“空性”。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是实有的,自己会恒久地存在,那么哪一天你生病了,哪一天你衰老了,你就会无法面对,无法接受事物短暂生灭、无常变化的原理。我们心中的期待常常是恒常的期待,永恒的期待,固定的期待,这些期待会使我们产生很多的烦恼。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明白,没有任何东西是永远不变的。我们买了一个房子,上面写着使用权70年,我们就会认为这个房子永远是我的,我住完了让儿子继承,子子孙孙无穷尽矣。其实根本就只是七十年,一个短暂的瞬间而已。我们看待世界时,常常认为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都是真实的、正确的,而实际上却只是看见世界的一些表象,一个角落而已。

  有一句话说:“天上一日,人间千年。”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来想象一下。我从这里从到那里,只用十秒钟的时间。可是蚂蚁可能就要用十个小时才能爬得到。如果是更小更小的东西从这里到那里可能就要用它一生的时间了。《庄子》中说,有的小虫朝生暮死。那是我们用自己的时间观念来加以衡量的。它们自己可能也是有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分隔的,只是跟我们的衡量标准不一样罢了。那么反过来,有些东西很大很大,它们在自己的时空里面生存,那么它们的一天可能也就是我们的一生啊。

  你们有没有看过一部动画片叫做《霍顿与无名氏》。小象霍顿有一天吸进了一粒灰尘,听到自己的体内发出“救命,救命”的声音,它坚信那颗灰尘里面有许多生命存在,于是与那些生命展开了趣味横生的对话。灰尘里面真的就有一个世界,这是一个小镇,叫做无名镇。无名镇的镇长生了94个女儿,最后有了一个儿子。许多有趣的故事就藏在一颗灰尘里面,这就是人们对于小大之辨的推想。

  《华严经》讲到“华藏世界”,它认为世界无量无边。我们从这里到那里十几米远,也许在这十几米中,就有几亿个世界由此展开。如果把一粒微尘无限放大,一定也有无量生命居于其中。所以大小只不过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自己所做的事业以及自己的功过。

  《礼记》中强调“学问思辨行”的结合,这几个字对我们的学习大有裨益。我们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这样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如果学到的东西不付诸行动,那么再好的思想也只是空谈。这只能使学问变成我们的一种障碍,叫做“所知障”。那么你学到的越多,你的障碍就会越大。因为知识对你而言就只是知识,它无法变为你自己的德行。

  《庄子·养生主》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以知道多少就是多少,不必强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庄子》还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这就是圣人对于学问的态度。荀子认为,人求学问并不是为了自己怎么通达,而是为了让自己在遇到挫折是不会不知所措。这些正与佛教所讲的“八苦禅道”相契合。“苦”是这个世界上时时处处存在的状态,知不尽苦,两相忘苦,至于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那更处处是苦。那如何让我们不痛苦呢?还是要明白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因循它而行,才会不痛苦。

  我们寺院里有很多小家伙被父母放在那里进行“劳改”,当然也是修行。我就常常跟他们讲:“你们越是不愿意做一件事情,就越要学会把它接受下来。你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成长。”人生的成长就是不断地在痛苦的煎熬当中达成的超越。因此,苦难是人生中最好的一所大学。

  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所以在古代,人们都会供一个牌位,写着“天地君亲师”。为什么呢?就是要“报本”:报生之本、类之本、治之本。佛教也要求我们报“四恩”:国家恩、众生摁、父母恩、师长恩。最有意义的生命,就是要慈悲济世。所谓“慈悲”,也就是“予乐拔苦”。我们要时时记得感恩,怀有一颗慈悲心,这样生命才有意义。

  我们一起来把投影上的这段话念一遍:“佛陀在菩提树下问自己,真的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吗?从出生到死亡,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至于我们头脑里的、心里的,更是千变万化。昨天奉为真理的,今天就可能认为是谬论;今天认为是朋友的,明天也许会当做仇人;现在喜欢的,可能没过多久就厌弃了。所以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可我们就执着于这个我,结果就产生很多烦恼。”我们每天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是从自我的角度来开展的。我们总是会顾忌我们的面子、利益、幸福等等,什么都是从“我”辐射开来的,所以我们就产生了很多烦恼,这些烦恼最初始的原因就是“我”。佛教就把“我”的局限称之为“我执”、“我障”。“悲智”也就是“自觉觉人,自度度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觉悟人生”也就是“智”,不能觉悟的人永远执迷;“奉献人生”也就是慈悲,不懂奉献的人永远狭隘。佛教说人生有三毒,就是“贪嗔痴”。所以要用“戒定慧”来破除。为什么说“贪嗔痴”的毒瘤呢?因为“贪”使我们永远不能满足,一直不断地索取;“嗔”使我们只要遇到与己不合的人、事就产生不平衡的心理,一直处于不平的状态中不能自拔;“痴”使人不理解事物,而产生各种各样不正确的见解。

  最后送给大家三句话:“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做本分事就要求我们安住于当下,不生妄想,专注地做好手上的事情,珍惜来到自己身边的有缘人。持平常心并不是不做事情,而是要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事情。正像我们的《心海短信集》中所录的:“我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可以决定它的宽度。我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我不能改变容貌,但是可以展示笑容。我不能控制他人,但是可以掌握自己。我不能预知明天,但我可以利用今天。我不能样样胜利,但我可以事事尽力。”所以我们就要用平常心去面对每一天,珍惜身边的每一件事。最后一句是成自在人,前面的两点如果都做到了,那么你自然而然就能做一个自在的人。

  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基本思想。

  最后,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互动。请打开我们手上的小册子,让我们一起把上面的《乐诵礼赞文》来大声朗读一遍:“(一)我用全身心的爱迎接今天,我赞美敌人,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个人祝福。我爱自己,我用清洁与节制来珍惜我的身体,我用智慧和知识来充实我的头脑。(二)我赞美敌人,敌人于是成为朋友。鼓励朋友,朋友于是成为手足。常想着赞美别人,绝不道人是非。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赞美人时,要高声表达。(三)微笑使烦恼的人得到解脱,微笑使颓废的人得到鼓励,微笑使疲惫的人得到安适,微笑使悲伤的人得到安慰。(四)我要用灿烂的笑声品味今天,让歌声照亮黑夜,以笑容感染别人。我要使生活保持平衡。记住,无论失败、绝望,还是成功、快乐,这一切都会过去。(五)我要把今天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忘记昨天,也不痴想明天。今日事今日毕。我要以真诚来代怀疑,用信心驱赶恐惧。我要让今天成为不朽的纪念日,化作现实的永恒。(六)我需把佛格深深地扎在泥土中,等待成熟。我要制定目标,起而行动,方能平定心中的惶恐。成功不是等待。我现在就付诸行动,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我,以达到圆满无上的境界。(七)我要学会控制情绪,用佛的智慧与慈悲弥补心灵不足。我要体察别人的情绪波动,学会宽容。(八)我不再为昨日的成绩自吹自擂,将要做得比已经完成的定会更好。我要不断改变自己的仪态和风度,展示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九)我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可以决定它的宽度。我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我不能改变容貌,但是可以展示笑容。我不能控制他人,但是可以掌握自己。我不能预知明天,但我可以利用今天。我不能样样胜利,但我可以事事尽力。(十)我应该把身心培养地像月光一样慈悲柔和,放大自己的心胸,燃起智慧之光。每个人与我相处,都像沐浴在清凉的月光之中。这是爱的真谛,人格的升华。”

  谢谢大家。

  附:同修提问

  问:法师。请教有和无的区别。以前我总是觉得,神秀禅师的偈子不如慧能禅师,现在才渐渐知道自己要做到神秀禅师所修证的水平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至于顿悟,只能说是不可强求了。我们从无中生出,成为了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父母老去,孩子也将离开我们。在这人生的中年,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命,看待有无呢?

  答:佛教说“真空妙有”,指要从有象的东西中去理解事物的空性。我们看见的东西,实实在在,你会说它的确是“有”啊,实际上这只是“假有”,它会坏灭,会消亡。这个“无”的结局就告诉了我们事物的“空性”。你既然知道自己是从“无”中生的“有”,那么“有”就只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我们要珍惜,但是不要贪执。因为“有”的本性就是“空”,它最终都要走向“空”,所以就且把过程看作过程,从哪里来的,就让它向那里去吧。你们的孩子是凭借你们而来,而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依附着你们而来,给你带来快乐,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他长大后腰离开,那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像果子成熟了从树上掉下来一样的自然。

  问:您能不能讲一下,罗汉、菩萨、佛的境界有什么不同,各自的境界有什么特点?

  答:这是我们修行的过程,它渐进升华,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他们都向着善、向着空去修行体证。就好比你修啊修,修到大学生的境界,就相当于是罗汉,硕士、博士就相当于菩萨,修到博导就成佛了。当我们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时候,那首先要求的就是自身的解脱,求自己的解脱,不为生死的表象所蒙蔽,就是罗汉的境界;当你通过修行,自身已经达到圆满的境界,这时就可以舍身帮助别人了,那就是菩萨的境界;修到最高的境界,能够证得圆满,且自利利他,这就是佛的境界。我们常说,罗汉是小乘,菩萨和佛是大乘。“乘”就是运载的意思。一叶扁舟,所能荣者不过是自己的身体而已,这就是小乘;而超级游轮可以坐几千个人,不但度自己,而且可以帮助很多人,这就是大乘。菩萨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断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一生的使命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总结一下,罗汉所求的是自身的了脱,他自己离开了三界火宅,不再受火宅之苦;菩萨离开火宅又回来救人,即使是奉献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佛既有能力救自己,也有能够度他人,能够得到双向的圆满。就是这样,谢谢。

  问:请开示中国禅宗的定义。

  答:中国禅宗是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其创始人是达摩祖师。禅宗有正传旁传的区别,南宗慧能以下有五家七派之分,五祖旁出尊宿之血脉与正传其实是统一的。佛教中的每一个教派都认为自己是正宗,法相宗、天台宗等都在有些观念上各执一词。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其根本理想还是一致的,就是要“明心见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