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十八不共法
十八不共法:是佛特有的殊胜能力,是不与世间一般的凡夫所共有的,只有证得圆满佛果者才具有。
1.身无失
由于世间的无量众生的际遇.生活的环境.各自的品行.志趣不同,便形成了种种不同的社会阶级,种种不同的社会群体。
佛现于世间救世度生,教化众生.为众生指点迷津,授以解脱之法。若以一种身份现于世间教化众生,便不能接触各个阶层的大多数的众生。佛恐因现世身份的社会背景.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别的不同等诸多因素,而令其他的社会阶级与社会群体的众生,对佛法的真实性,而表示怀疑或不能接受。那佛住世度生的事业便不会顺利的进行。
如因佛单一的现世身份等诸多因素,而令其他的社会阶级.其他的社会群体的众生,对佛法的真实性而表示怀疑与不能接受,那对佛慈悲住世度生的事业未免太可惜啦。
因此,佛住世度生除了保持自己的清净身业外,还要以种种不同的社会阶级.社会群体的身份,深入各个阶层伺机点化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趣向解脱。
佛住世度生,依众生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兴趣爱好,或以男身.或以女身.或以帝王身.官宦身.将师身.外道身------等等诸多身份来乘性点化众生。
佛既要保持自身的清净身业,又要以多身度化众生。佛能始终保持自己的清净身业,不被这些多身所做的业而染污,造成半点的过失,这就是佛的“身无失”。
2.口无失
佛现多身住世度生,口业始终保持清净。佛依众生的不同根性.不同智力乘性随顺演说佛法的真谛。使不同根性.不同智力的,或智或愚的众生,都能够对佛法的真谛有所得着,有所觉悟。
佛为众生演说佛法的真谛,任意一偈都蕴涵着深懊的智慧与哲理。众生听佛演说佛法,都能随类各有所得.各有所悟。
佛的这种“如来演说法,众生随类解”的清净口业,使佛在演说佛法的真谛时,始终保持口业的清净,无有过失,永不空过,为世间播下了无穷的解脱之因。这就是佛的“口无失”。
3.意无失
佛善于对法界众生的品行.习气.志向.秉性与众生的“因缘根器”的观察思考,以便对众生契机(投其所好)度化。
佛为度化众生,而对众生的品行.习气.志向.秉性与众生的“因缘根器”的观察思考.举心动念.思维作意,都能做到恰当无误.不偏不离,始终保持意识的清净无染,这就是佛的“意无失”。也就是说,佛对任何一个众生都没有“成见”。
4.无不定心
佛通过长期对心智的修行与锻炼,使自己的心力在任何的时间与空间里,都能保持高度极致的集中。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心识一切的,不可思议的功能与神通。
佛的这种,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恒处极深定中的,有别于凡夫心力涣散,难起心识神力的能力,就是“无不定心”。
5.无异想心
佛通过长期对宇宙生命现象的观察思考,与心识功能的究竟开发,已亲证了万法同体之真义。对一切众生.一切法,不起差异,恒视平等,不起妄想分别,不起虚妄执着。因此,佛没有束缚,没有烦恼。
佛的这种不起妄想.分别的能力,有别于愚痴无智的众生在法界之内,恒做你我差别,执着虚妄不实的事物。以自己的私欲与自我的满足,恒做束缚自身的业,恒处烦恼.痛苦之中。这就是“无异想心”。
6.无不知己舍
无不知:是能掌握一切法的意思。
己舍:自己知道,自己应该舍弃什么的意思。
佛通过长期对心智的修行与锻炼,心识的功能与心力已达无上的究竟。
佛在救世度生时,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因缘.业力随缘教化。在教化众生的过程中,知道那些事可做,那些事不可做,那些事应当舍弃,那些事不应舍弃。在佛没有掌握一切法之前,不会盲目的任意取舍,在掌握一切法后又会自动自觉地,舍弃对一切法的执着。
因此,佛的这种能知一切法,能舍一切法执的能力,就是“无不知己舍”。
7.欲无减
佛在发心修行无上解脱之道时,有度己度人.自利利他的宏愿(菩萨的四宏愿)。
在佛进入涅槃,修行圆满终成无上解脱之道后。这种救世度生的宏愿,依然没有丝毫的减弱;这种救世度生的宏愿只增无减。
佛的这种,不因自己的解脱而舍弃救世度生的事业.舍弃生活在颠倒梦想之中的众生。并将救世度生的“欲望”持续增长,丝毫没有松懈.减弱的能力,就是“欲无减”。
现在大家知道了吧,在生活当中我经常听到一些信佛人说:成佛后佛就没有欲望.没有感情啦,事实不是这样的。
成佛后,佛依然有欲望,而且佛的欲望比任何一个六道众生都要宏大.都要强烈,并且是持续增长的。
而佛的这种欲望,是有别于世间凡夫的欲望。是清净的,是不执着的.是出至人性至善的欲望.是不能带来烦恼与痛苦的欲望.是永恒愉悦的欲望.是没有私心.没有自我内心满足的欲望。
这也是佛区别菩萨的最重要的一点,菩萨发四宏愿,救世度生,无论他的救世度生的事业有多么大的成就.有多么大的功德。他终归是有漏的.是不清净的。菩萨的利他是在自利基础上的,是或多或少的出于自己的私心与自我内心的满足。
认为佛没有欲望.没有感情,这是对佛的误解与歪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邪念”。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邪说”。
8.念无减
佛对一切宇宙生命现象的法,无论是深懊难解的,还是浅显易懂的;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未来的一切法,都能够将其常住于心,念念不忘,无有忘失。
佛在一切举手头足的活动中,都能够对一切法时刻保持了了分明.绝不散乱.清楚明白。
佛的这种,对一切法了了分明.永不忘失,时刻忆念诸法的能力,就是“念无减”。
9.精进无减
佛通过长期对心智的修行与锻炼,虽然得到了究竟解脱,智慧圆满,但对救世度生的慈悲之心却是更加地有增无减。
佛要想适时救度众生,就必要掌握各个时期的宇宙生命现象的已生和将生的法。才能知道各个时期众生所掌握的科学基础.根性特点.思想动态。以便随顺众生,乘性度化。
佛的这种,在智慧圆满.究竟解脱后,仍然保持对各个时间与空间的,已生的法和将生的法的不断地精进追求,就是佛的“精进无减”。
佛虽然掌握一切宇宙生命现象的法,但要想救世度生.弘样佛法的事业顺利地进行。就必要精进地学习各个时期的,已生的法和将生的法。比如:我们当今的各种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包括电视.电脑.电话.当今的医疗技术.天文知识.航天技术.环保知识.各种哲学思想等等,佛都要学习掌握。
10.慧无减
佛通过长期对心智的修行与锻炼,得到了一切可以导致众生离苦得乐,解脱束缚的法。这些法在佛圆满成就佛果后,依然常住不灭,永不忘失。
佛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这些智慧之力,依宇宙生命的生灭法则,以心转物,起无穷的神变,并且保持慧力的持续增长。这就是“慧无减”。
11.解脱无减
佛圆满成就佛果后,处于永恒愉悦的解脱自在之中。心性在也没有半点的染污,在也不会被虚妄不实的事物而疑惑,在也不起贪.嗔.痴念,在也不起半点的烦恼与束缚。
因此,佛无论以何种形态,出现在何种时间与空间里,总是常住永恒愉悦的.最高自在的解脱之中。这就是“解脱无减”。
12.解脱知见无减
佛掌握并通达一切可以导致解脱的法,并且对众生的根器了了分明。知道那些众生可度,那些尚不能度,等到什么时候可度,用什么方法度,能度到什么样的结果。佛都能一一明了。
佛的这种善知一切解脱之法,善能运用解脱之法,善能依众生的根器,来度脱众生的能力持续增长不减,就是佛的“解脱知见无减”。
13.身随智慧行
我们世间的众生行.住.坐.卧等种种的身业,都是依往世的生死轮回的经验,与往世对宇宙生命现象错误的认识,而机械地活动.机械地生活。
所以,世间的众生没有大的智慧,不能超脱世间的烦恼与痛苦的束缚,只能以自己的“识”来机械地生活。受自己种种业力的牵引,机械地生死轮回,受种种的烦恼与痛苦的逼迫。
而佛住世行.住.坐.卧,救世度生等等的一切身业行为,皆依智慧而行。
佛的一切身业行为,都是从如来自性的真实智慧而生出的。
可以说:佛的一切救世度生的种种身业行为,就是智慧本身。
佛的这种救世度生的一切身业行为,皆从智慧而生,身业与智慧合二为一的能力,就是“身随智慧行”。
14.口随智慧行
如上:佛的一切救世度生的种种口业,皆从智慧而生。
佛的一切口业皆是睿智。佛救世度生,教化有缘众生,使众生超脱生死之海的一切言语,都能发人深省,能使众生对宇宙实相有所悟.都有所得,佛的一切救世度生的言语就是智慧本身。
佛的这种:口业与智慧合二为一的能力,就是“口随智慧行”。
15.意随智慧行
佛住世度生,必要对众生的根性进行细致的勘验与思辨,以乘性度化。
佛度化众生的一切心意活动皆是清净无染,无有私心与无有自我内心的满足,无有半点的有漏业种。佛的一切心意活动皆从如来智慧海而生,佛的一切心意活动就是智慧本身。
佛的这种心意活动与智慧合二为一的能力,就是“意随智慧行”。
16.知过去事无碍
佛亲证了宇宙诸法的实相,彻底明了了一切宇宙生命的生灭法。又经过长期对心智的锻炼与净化,心意在没有半点的私心与自我内心的满足。
佛的心意与智慧得到了究竟无垢,智慧与智力也就顺佛心意通达无碍了。也就对过去的整个宇宙诸法的,一切生灭现象的缘起与进化的过程,如同己受,通达无碍,掌握无误。
佛的这种,知道过去整个宇宙诸法的缘起与进化的过程,如同己受,通达无碍,掌握无误的能力,就是“知过去事无碍”。
17.知现在事无碍
如上所说:佛便对现在的一切法的缘起,掌握的彻底明了,通达无碍,无有错失。佛的这种能力就是“知现在事无碍”。
18.知未来事无碍
如上所说,佛掌握了宇宙诸法的真实道理,彻底明了了一切宇宙生命现象的生灭法与因果规律。并且可以依一切心物的生灭法与因果规律,通达无碍随心运用这些法。
因此,佛便可以依宇宙一切心物的生灭法与因果规律,运用无漏的智慧与智力,对现在的一切心物现象,进行极细微的思辨与科学的逻辑推理。对现在一切心物的未来,得出一个准确无误的发展过程与结果。
佛的这种能够通达无碍地运用佛法的真谛,对现在一切心物的未来,进行极细微的思辨与科学的逻辑推理,并得出准确无误的发展过程与结论的能力,就是“知未来事无碍”。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