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问。何因有不暗钝者。答谓。若有人常所近习多闻之人。不能近习寡闻之者。能以各各方处之言。说释义理。彼人至谢灭已。谓作婆罗门中善说法者。或作沙门中善说法者。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复次当知。少语之人。有其二种。一者卑贱二者尊高何等是为。卑贱少语。谓若有人。虽复卑贱。以有智故。常能依止父母师长名称尊者。及余有智之人。故虽卑贱。而能少语。何等是为尊高少语。谓若有人。本性尊高。而复有智。常能依止父母师长名称尊者。及余有智之人。故能少语
又问。何因世有有行无慧之者。答谓。若有人多求正法。心无厌足。然于理趣。不能伺察。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问。何因世有有慧无行之者。答谓。若有人于法理趣。能谛伺察。然于正法。不能多求。少以为足。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问。何因世有无慧无行之者。答谓。若有人不能多求正法。复于理趣。不能伺察。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问。何因世有有行有慧之者。答谓。若有人多求正法。复于理趣。能谛伺察。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问。何因。而能住持正法。答谓。若有人能于诸法行相之中依止。十二处法。而善摄受。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问。何因世有失念之者。答谓。若有人于不善法。积集而转。近习修作。广多恶行。彼人身坏命终。堕在恶趣地狱中。生地狱殁已。设欲来生人同分中。纵得为人。寿量短促。人中殁已。当生还复无多记念。所为忘失。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问。何因世有多记念者。答谓。若有人于诸善法。积集而转。近习修作。广多善行。彼人身坏命终。堕在善趣天界中。生天趣殁已。若欲来生人同分中。即得为人。寿量长远。人中殁已。当生还复广多记念。所为不忘。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问。何因世有深极烦恼之者。答谓。若有人于其欲想嗔想害想欲因嗔因害因欲寻嗔寻害寻。近习修作。于极烦恼。随应而转。由此因故。其事如是。又问。何因世有不极烦恼之者。答谓。若有人于出离想不嗔想不害想出离因不嗔因不害因出离寻不嗔寻不害寻。近习修作。于极烦恼。不随应转。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问。何因世有不能速成禅定忍辱二善法者。答谓。若有人于其诸法行相决定义中不善摄受。由此因故。不能速成禅定忍辱二种善法
又问。何因有能速成禅定忍辱二种善法者。答谓。若有人于其诸法行相决定义中。能善摄受。由此因故。即能速成禅定忍辱二种善法◎
◎对法大论中因施设门第十之一
总说颂曰
须弥大地及方处山有广多草木者
多树及彼枝叶多花果丰盈茂盛等
又问。何因一切山中。须弥山王。最高最胜。答世界成。时彼须弥山。界地最上。处迳最上。殊妙最上。轮围最上。总聚方处。而成其山。由此因故。须弥山王。最高最胜
又问。何因北方地界。多树多草。答世界成时。北面风吹。界地最上。处迳最上。殊妙最上。总聚方处。是故北方多树多草
又问。何因于大地中。一类地高。一类地下。答此大地中。一类地方。土界高涌。得少天雨流润澍渧。其下低陷。故彼地下。又此大地。一类地方。而有诸宝。谓铁白铜白镴黑镴。及金银等。并余所有坚硬之物。藏伏地中。虽天雨澍渧。其下不陷。故彼地高。由此因故。大地方处。有高有下
又问。何因众山之中。一类山高。一类山低。答谓。世界成时。有极猛风。鼓地大种。总聚而高。若复微风吹鼓少聚地种。故彼山低。又复诸山地界高涌。得少天雨流润澍渧。其下低陷。故彼山低。有一类山。而有诸宝。谓铁白铜白镴黑镴。及金银等。并余所有坚硬之物。藏伏山下。虽天雨澍渧。其地不陷。故彼山高。由此因故。大地方处。山有高低◎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