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问答网

瑜伽师地论全文白话

发布时间:2023-09-14 09:06:34作者:大悲问答

瑜伽师地论是大乘佛教中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所以说这一部经书在佛门中是非常重要的。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五识身相应地第一 译文

什么是瑜伽师修行的次第呢?即十七地。是哪十七地呢?嗢柁南颂说: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等三地、三摩地、非三摩四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这样,就具足了三乘。还有有余依地、无余依地。这就称为十七地。

第一、五识身相应地,第二、意地,第三、有寻有伺地、第四、无寻唯伺地,第五、无寻无伺地,第六、三摩四多地,第七、非三摩四多地,第八、有心地,第九、无心地,第十、闻所成地,第十一、思所成地,第十二、修所成地,第十三、声闻地,第十四、独觉地,第十五、菩萨地,第十六、有余依地,第十七、无余依地。这就简略列出十七地,做为瑜伽师修行的次第。

原典

本地分①

云何瑜伽师地②?谓十七地。何等十七?嗢柁南曰:

五识相应④意⑤,有寻伺等三⑥,

三摩地俱⑦非⑧,有心⑨无心地,

闻⑩思⑾修⑿所立,如是具三乘⒀,

有依⒁及无依⒂,是名十七地。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四多地;七者,非三摩四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注释

①本地分:本,根本或基本,此处特指基本义理,即其他的四个部分的内容,都以本地分所论述的义理为本。地,瑜伽师地的略说。分,部分,佛家习惯地将经籍内容划分为若干部分,并称每部分为分;分,相当于篇、卷、章、节、部分等。

②云何瑜伽师地:什么叫瑜伽师修行的次第?

③嗢柁南:udana,又作嗢柁南、嗢陀南。梵语义为集施,是一种特殊的缩略语表述方式,往往是以偈颂形式出现。

④五识相应:即五识身相应地。

⑤意:即意地。

⑥有寻伺等三:即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等三地。

⑦三摩地俱:三摩地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意译为「定」,三摩地中又有多种差别,即得三摩地、三摩地圆满、三摩地自在;三摩地种种都修齐为俱。

⑧非:即非三摩四多地。三摩四多是梵文samahita的音译,意译等引,与三摩地同义。

⑨有心:即有心地。

⑩闻:即闻所成地,闻知成就的境界。

⑾思:即思所成地,思惟成就的境界。

⑿修:修所成地,修习道法成就的境界。

⒀具三乘:具有声闻乘地、独觉乘地、菩萨乘地。具有,得以修成。三地均内涵种性、发心、修行、获果四方面;

⒁有依:即有余依地,

⒂无依:即无余依地,

译文

瑜伽师地论全文白话

什么是五识身相应地呢?就是五识身的自性、所依、听缘、助伴、作业,总括起来,就称为五识身相应地。

哪些称为五识身呢?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原典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①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谓五识身自性②、彼所依③、彼所缘④、彼助伴⑤、彼作业⑥,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

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⑦。

注释

①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本论的结构有三个梯级,全部内容分为五大部分;每部分再划分,就标号为弟几地,相当于第几章,如本地分中由十七地章组成;每地章再划分为品,标为品第几。

五识身,即人身的五种识。佛家把人对外界现象世界的认识,依主客之间的关系共分为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识。根,指感觉、思惟的器官;境,指感觉和思惟的对象,包括物质的现象和精神的现象;识,指对现象界的认识与了别。其关系可见下表:

十八界

眼根——色境——眼识

耳根——声境——耳识

鼻根——香境——鼻识

舌根——味境——舌识

身根——触境——身识

意根——法境——意识

识身,又作识体,即构成识的种种因缘条件。包含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五识身,具体指眼、耳、鼻、舌、身五种识体。

相应,指五种识体中的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是相互联系、相应而起的。

②自性:事物现象固有的本质特性。此处指识的本性,识的基本认识功能。

③彼所依:识所依。依,凭依、依托,指识产生和活动所需要的助缘。

④所缘:指识感觉认识的对象。缘的梵语pratyaya,义为攀缘,比喻心识接触作用对象,如攀缘一般。所 缘,心识所攀缘(感觉认识)的对象。

⑤助伴:佛家对识的研究讲究整体性、联系性,不是把某识视为单一孤立的现象。所以佛家认为某一识生起,必然伴随著许多内心的活动,如作意、触、受、想、思等,唯识宗称为心所有法,简称为心所。心所相应于心王而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称为助伴。

⑥作业:识的具体作用,也称为造作,造作的结果有善、恶、无记三种性质,唯识学中称为「三性」。

⑦身识:身识概念的拟立与心理学中的触觉相似,但也不尽同。身识,指身根对地性 、水性、火性、风性、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性、饥、渴等十一种触境的识别。触境中的饥、渴虽是生理现象,但仍被唯识宗看作是物质接触肉体后所产生的觉受部份。

译文

什么是眼识自性呢?就是依据眼根,了别色境。

眼识的所依如下:第一、俱有依,即眼根;第二、等无间依,即意识;第三、种子依,即执受一切种子、为一切种子所依止,属于异熟果体的阿赖耶识。

这就简略说明了二种所依,包括色法和非色法两种。眼根是色法,其余的是非色法。这眼根有三大特徵:㈠是四大种所造,㈡指的是净色根(而非扶尘根),㈢净色根无法为肉眼所见,却有质碍性。意识,是眼识缘境以后相续传递过去的。一切种子识,是无始以来,耽著戏论,辗转熏习于众生心中,成为种子,等待未来成熟受报的果报体。

原典

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①。

彼所依者:俱有依②,谓眼;等无间依③,谓意④;种子依⑤,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⑥,异熟所摄⑦阿赖耶识⑧。

如是略说二种所依⑨。谓色、非色⑩。眼,是色;余,非色。眼,谓四大种⑾所造、眼识所依净色⑿、无见有对⒀。意,谓眼识无问过去识⒁。一切种子识⒂,谓无始时来⒃乐著戏论⒄,熏习为因⒅,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⒆。

注释

①依眼了别色:依托眼根、攀缘色尘,进而觉知色尘的作用。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的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此处所指之色法 ,应就狭义而言。眼根所取之色,又称为色境、色尘,具有三种性质:㈠质碍,有形质彼此相障碍,不能涉入;㈡变坏,因为质碍,所以物相碰撞即变坏;㈢示现,因有形相能显现。

②俱有依:唯识宗认为识自始自终离不开根,根坏灭,识便不能产生。由于根与识相依共存,听以根是识的俱有依。俱有,共存在。

③等无间依:平常人的心识作用,念念相续,无有间隔,前一念灭谢时,后一念随即生起,前后念生灭之间,紧密相接,无有间断,故称前念为后念的等无间依;同时,前念灭谢时,能避开现行位,引导后念生起,故等无间依,又称为开导依。

④意:此处的意,应指第六意识。即前五识必由第六识所引生;而第六识自身既能前后相续,又能引生前五识,故第六识为前五识之等无间依。

⑤种子依:依托于种子。唯识宗认为人在每一次行为过后,都会在阿赖耶识中熏习成一股潜在势力,此股势力可以像种子一样地产生或变现出一切精神活动和物质现象,唯识宗因而以「种子」称之;包括五识的升起,也必须以种子为基本条件,故称为种子依。

⑥执受所依:心识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依种子状态存于阿赖耶识中,任阿赖耶识执持流转。种子待缘起现行,现行后又回熏于阿赖耶识中,成为新熏种子。如此循环往复,呈现出大干世界中的一切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

⑦异熟所摄:旧译为果报,即依过去之善恶,而得果报之总称。据《成唯识论》卷二载:所谓异熟,系谓因变为果,此果之性质异于因之性质;因有善恶,而果具有非善、非恶之无记性,故自因成熟为果,其性质已变异为别类。所有摄持含藏在阿赖耶识中的业种子的异熟过程,都是透过阿赖耶识进行的,所以称之为异熟所摄。

⑧阿赖耶识:alaya梵语义为含藏、藏识。佛家将人的识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manas)、阿赖耶识。第八识能够摄持含藏一切种子,所以又叫做种子识。阿赖耶识的概念有多种含义:一,阿赖耶识的「了别」(觉知分别)功能有两方面:㈠是觉知分别有分别(感知辨识性)的执受心(有认知感受性的内在精神世界活动);㈡是觉知分别无分别的器世界(承载众生的外在物质世界)。二,阿赖耶识与作意、触、受、想、思等五种徧行心所法相应。三,阿赖耶识作为种子识与诸法(一切精神、物质现象)的因果关系有三种:㈠是种子生现行,即种子作为因,变生出现行诸法的果,这变现过程可在刹那间进行;㈡是现行熏种子,现行诸法作为因,种子积藏在阿赖耶识中,种子即是果;㈢是种子生种子,即积藏在阿赖耶识中的诸种子互相影响生出新种子,这过程在刹那间相续进行,称为自类相续。四,阿赖耶识具有「杂染」(在生死流转的虚幻现实现象中,杂带有执迷不悟的心念污染心识,不能超脱生死流转,遭受生死果报)的方面和「还灭」(依据它证悟真如获得涅槃解脱)的方面。

以上所述的俱有依、等无间依、种子依即所依的三依,三依是佛家对识的主体方面、身心条件的全面考察。

⑨二种所依:此处说二依,是以色、非色为标界,对识所依据的主体条件的辨析。

⑩色、非色:物质的现象、非物质的现象。此处的色、非色,用的是广义。

⑾四大种:佛家把一切物质现象都分析为四种构成元素,即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结合形成一切事物,所以称它们为四大种。不过,四大种的地、水、火、风一般不是直接指地、水、火、风的具体事物,而是指由地、水、火、风分别代表或体现的坚、湿、暖、动四种属性,即使是地、水、火、风自身事物也是由四大种和合而生的。由于物质事物都依赖四大种的和合造成,所以称为依他有;相反,四大种则称为不依他有,这是佛家对元素的抽象认识。

⑿净色:特指五识所依根中的知觉神经。佛家对五根(感官)的认识是比较深入的,他们将根又划分为两方面的构成,一种是浮尘根,又作扶尘根,即见于外的感觉器官;一种是胜义根,四大种所造,清净微细故又称为净色根。它们是根的实体,发识取境而具有增上根力的须依赖它们,清净如宝珠,但是净色根仍需要扶尘根的扶助。

⒀无见有对:虽不可见,却有障碍。见、对,是佛家对具体事物分析出的两种属性。有的色法,有见有对,如瓶子;有的不可眼见却有障碍,如声音;有的既不可见又无障碍,如无表色(特指导致身、语活动的意念,既不可直接现于外,又无障碍,却能生发身、语活动,然而身、语活动不是意念本身,所以称之为无表色)。

⒁无间过去识:已过去的识转化为意,不障碍现行识的相续行运称为无间。这里佛家探讨了人们在连续不断的认识过程中的经验与现行、过去识与现行识发生联系的行运机制。

⒂一切种子识:又作种子识。乃执持一切法之种子而不失坏之识,为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关于阿赖耶识本体论的义理颇有特色,它虽然认定阿赖耶识生一切法,却不认定全宇宙就是一个阿赖耶识,而是认定一切众生皆有阿赖耶识,每个众生的阿赖耶识都有各自的种性,而且都具有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种子生种子的功能。佛家还以修道进阶的高低或将来成佛的可能性,将众生的种性大致分为二种:圣种性,能使三乘圣者证得涅槃;愚夫种性,能令凡夫轮回六道,不得解脱。细分有五种:声闻种,将来获阿罗汉果;独觉种,将来获辟支佛果;菩萨种,将来获佛果;不定种,种性没有固定;或可成就二乘果位,或可成就佛果;无种,永堕生死轮回,不得解脱。

⒃无始时来:佛家认为众生及现实一切现象都不是孤立产生的,都是由因缘生,即有原因有条件而生。现世之所有的事物都由前世的因缘生,前世的所有事物又由更前世的因缘生,上溯无穷没有元始。如说某事物是有始时来,就意味著此事物没有因缘,而这是不可能的。

⒄乐著戏论:由爱乐情欲支配的不合真实的概念言论。现行熏种子的作用过程,佛家称为熏习,又将熏习的具体内容称为习气,并将习气按其内容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名言习气,即来生日常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实为思想观念)熏习成的种子。佛家特别重视这一习气,认为它能理解义理,认别境界,是种子生诸法的根本原因。名言习气也有性质对立的两种:一种是证解诸法真相胜义本空的真实;一种是误解诸法真相,迷恋执著虚幻,这后者表现为名言就是戏论。戏论,又作譃论,佛家特指不正确的不合真实的概念、观念、义理、言论等,如本无始说成有始,本无我说成有我,本虚幻说成真实,本为常、乐、我、净的涅槃说成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等。名言戏论也可以熏习为种子,导致戏论的果报。

⒅熏习为因:如人以香气熏附衣服,一切染净迷悟诸法之势力熏附残留在阿赖耶识中,形成种子的作用,即谓之熏习。

⒆异熟识:摄持含藏果报的阿赖耶识。此处仅指名言种子的异熟过程由阿赖耶识摄藏运转。

译文

眼识所缘的对象,是可见的,有质碍的色境,这种色境又有很多种,简略来说有三种,即显色、形色和表色。显色包括青、黄、红、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和空一显色。形色包括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色。表色包括取、舍、屈、伸、行、住、坐、卧,这些都是色。

而且,所说的显色,假若色境显现明了,是眼识所缘的外境。所说的形色,从显色的积集之上,假立长、短等种种不同的形状。所说的表色,就是这种积集色刹那生灭相续,由于变更位置的原因,在原来出现的地方不再出现,转而出现在其它地方,就时间上来说,或者是无间断的,或者是有间断的。移动的位置,或者远,或者近,差别而生,或者是就整件物体不离本处而变更其形相,这就称为表色。而且,所说的显色,是光线明暗的差别。所说的形相,是长、短等积聚色的差别。所说的表色,是以思业作用为依,然后显色、形色有种种差别的变动。显色、形色和表色三种色都是眼根的所行,即活动的对象,也是眼根的境界,即活动的范围,也是眼识和意识的所行和境界。三种色都是眼根、眼识和意识所直接攀缘的对象,只是名字有别而已。

而且,就是这种色,又有三种,或者是好显色,或者是恶显色,或者是俱异显色,好像是色境在显现。

原典

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此复多种,略说有三,谓显色①、形色②、麦色③

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④。形色者,谓长、短、方、圆、麤、细、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谓取、舍、屈、伸、行、住、坐、卧,如是等色。

又,显色者,谓若色显了⑤,眼识所行⑥。形色者,谓若色积⑦集长、短等分别相。表色者⑧,谓即此积集色生灭相续,由变异⑨因于先生处不复重生⑩,转于异处⑾或无间⑿、或有间⒀、或近、或远差别生⒁;或即于此处变异生,是名表色。又,显色者,谓光、明等差别⒂。形色者,谓长、短等积集差别。表色者,谓业用为依⒃,转动差别。如是一切显、形、表色,是眼所行⒄,眼境界;眼识所行⒅,眼识境界,眼识所缘;意识所行⒆,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名之差别⒇。

又即此色,复有三种,谓若好显色、若恶显色、若俱异显色,似色显现。

注释

①显色:能显现出颜色的物。

②形色:能表现出形状的物。

③表色:能呈王现出态势的物。

④空一显色:须弥山四面天空中,各显现山的纯色。这一概念与佛家构拟的一小世界的图式有关,一小世界的中心是呈缩腰鼓形的巨大的须弥山(sumcru),直立在广袤的大咸水海中,围绕须弥山有七金山、七香水海,外连四方咸海。四方咸海上各有一大洲。由于须弥山由金、银、琉璃、玻璃等宝构成,宝物辉映四面的天空,使四面大洲的上空各呈现出一种纯色,东方胜神洲天为银色,南赡部洲天为碧色,西牛货洲天为赤色,北俱卢洲天为金色。空,即天空;一,即纯净无杂,只有整块天空明闇区别,没有局部之间的杂色差别。

⑤若色显了:如果物的颜色显现出来。物在,但颜色因为各种情况不一定能显现出,这里讲的是能够显现出来的情况,如一物的红色不被邻近的紫色所夺。

⑥行:心识运行,即活动取境觉知识别。

⑦色积:色的积集,又称为积集色。佛家认为显色是实色,即具有实质;积集色是虚色,因为它们只是积集而成,没有实质。

⑧表色者:此处所论的表色则指人的身心。

⑨变异:变易,就是改变的意思。

⑩于先生处不复重生:于之前出现的地方不再重复出现。

⑾转于异处:此处讲的是人身相在方所(方角处所)上的变异。

⑿无间:变异无时空间隔。

⒀有间:变异有时空间隔。

⒁差别生:差别形成。以上讲的差别,是因为位置变更所产生的。

瑜伽师地论全文白话

⒂光、明等差别:光、明等指光、影、明、闇、云、烟、尘、雾、空一显色。为什么不列举青、黄、赤、白呢?原来佛家认为这四种颜色是实质色或色自相,此处讲的差别是在物自相(本来颜色)上面的光、明等差别。

⒃业用为依:即变异因。

⒄眼所行:一切显、形、表色当下呈现于眼前,而为眼根所缘。

⒅眼识所行:眼识乃至前五识的所缘境,都必须是当下显现的,眼识进行了别认识。

⒆意识所行:眼识所缘的色境,传递给意识,做进一步的分别认识。

⒇名之差别:称眼根、眼识与意识的所缘,只在名称上有别。

译文

眼识的助伴,是与之相应而起的各位心所法,即作意、触、受、想、思,及其他与眼识同时相应而起的各位心所法。而且,眼识及其相应的各种心所法,攀缘同一对象,心法、心所法行于境界时的相状,并非一种,同时存在,而且相应,各有自性,一一生起。而且,它们一一各自从自己的种子而生。

瑜伽师地论全文白话

眼识的作业,应当知道有六种。只能了别自己所缘的外境,这是它的第一种作业;只是了别自相:只能了别现在:只能是一刹那间进行了别;眼识还有二种作业,随意识而生起,随意识善而善,随意识染而染,随意识所发的业而转;眼识又能够缘取可爱的乐果和下可爱的苦果,这是眼识的第六种作业。

原典

彼助伴者,谓彼俱有相应诺心所有法①,所谓作意②、触③、受④、想⑤、思⑥,及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⑦。又彼诺法同一所缘,非一行相⑧,俱有相应一一而转。又彼一切,各各从自种子而生。

彼作业者,当知有六种⑨。谓唯了别自境所缘⑩,是名初业;唯了别自相⑾;唯了别现在⑿;唯一刹那了别⒀;复有二业⒁,谓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⒂;又复能取爱、非爱果,是第六业。

注释

①心所有法:佛教唯识家将人的整个内心活动分为本末两大系统,本体系统为心王,心王再变现出心所有法,即心所法。心所法是顺随心王行运的各种具体的认知、情感、观念的心理活动。

②作意:警心、引心的心理活动。种子识所藏的种子是由作意警作而变现行。作,发作、起动、警作。意,内心活动。

③触:当根、境、识顺利相合时,将内心各种活动统一起来对境界起认知作用,从而发起受、想、思等等心理行运的一种心理活动。

④受:内心在认知过程中所产生的苦、乐、非苦非乐、可爱、不可爱、可爱不可爱俱非等情感。

⑤想:摄取所对境界的种种相状,形成种种概念辞语并藉以进行思惟的内心活动。

⑥思:使心造作的内心活动。

⑦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除了作意、触、受、想、思外,还有其它的心所法。案,唯识家将心、心所法共分为五十九种;心法即心王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心所法分为六类,㈠遍行类:作意、触、受、想、思。即本论中列举的五种。所谓遍行,意即能遍与一切识相应,任何一识起,此五种心理活动都与它相应;能遍一切时行,即始终相应;能遍一切性行,即无论起善性心、恶性心还是无记性心,都有此五种同性的心理活动与它们相应。㈡别境类:欲、胜解、念、定、慧。㈢善类: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㈣烦恼类:贪、瞋、痴、慢、疑、恶见。㈤随烦恼类: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㈥不定类:睡眠、悔、寻、伺。

以上心心所依据《百法明门论》开列,与本论略有差异。

⑧非一行相:不限于一种或单一的心理活动行运相,意即有种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在行运。

⑨六种:六种作业关系详见下表:

眼识六作业

一唯了别自境所缘业

二唯了别自相业

三唯了别现在业

四唯一刹那了别业

五随转业

随意识转

随善染转

随发业转

六取果业

取爱果

取非爱果

了别业

⑩唯了别自境所缘:眼识只觉知识别自己所对的色境。意识则不同,意识可以觉知识别自己和其它识所对的境界。这里讲的是眼感官感知对象的有限性。

⑾唯了别自相:眼识与意识不同,意识既能觉知识别事物的自相,又能觉知识别多种事物的共相。意即眼识只限于具体事物的个性,意识却可以抽象多种事物的共性。

⑿唯了别现在:眼识与意识不同,意识既可以觉知识别当下的,又可以觉知识别过去的、未来的。

⒀唯一刹那了别:眼识与意识不同,意识既可以在一刹那间觉知识别物境,又可以连续不断地转换觉知识别的物境。一刹那(ksana) ,时间极短。

⒁二业:随转业、取果业。

⒂随发业转:意识与五识相比具有总摄性,能对外境进行总体和共相的把握,又具有判断、推理、想象、联想、记忆等复杂活动,又能对五识起作用。人心的善不善决定于意识,支配人善不善言行的是意识的发业,这一切都影响著人的感觉器官的具体活动。

以上就是瑜伽师地论的一部分白话文了,其实我们想要修行瑜伽师地论的话,我们就要让自己去思考经文的含义,然后结合白话文去修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