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一位十六岁的少年挑着一对铁桶在前往襄阳的路上,途经武当山,突然改变了行途的初衷,挑桶上山。他在武当山上潜修多年,创出了后世交相辉映的一派武学,开创了道门正宗的武当一派,成为武林新的泰山北斗。他便是一代宗师张三丰,只有他才真正称得上是学究天人。
一.张三丰自悟出的武学至理,足可让他比肩同证此道的黄裳与斗酒神僧
张三丰自小被他师傅觉远大师收养,为之取名为张君宝,张姓有可能是觉远大师的俗家之姓,“君宝”一名亦有可能是觉远大师对他疼爱之意。总之,张君宝是从小就在少林藏经阁中长大,帮他的师傅觉远大师扫晒经书,以作服事驱使。
少林的服事僧人在以前虽也是少林寺僧人,但只剃度而不拜师、不传武功、不修禅定、不列字辈份排行,除诵经拜佛之外,只做些烧火、种田、洒扫、厨工、土木粗活。但在那件致使少林武学中衰八十年的“火工头陀事件”之后,少林寺为了防止服事僧像火工头陀那样偷学武功,埋下无穷隐患。此后的寺中服事僧管理经过一番整顿,服事僧也开始列入字辈排行,以受监管,不过依然不传武功,且严规偷学武功者严处。因此张君宝的师傅虽是服事僧,亦排入“觉”字辈分,法号“觉远”,但未受传武功。
不过张君宝虽师从觉远,也受过剃度,但却是个俗家弟子,因此亦无法号。他与觉远名为师徒,更情同父子。觉远所教他的也只是读念经书,另加他从经籍里学来自认为能强壮体魄的健身方法。可是就是这样,觉远大师为张君宝打下了高深的内功基础。当然了,觉远大师所学习的经籍,便是那四卷梵文《楞伽经》行缝之中的《九阳神功》,只不过是觉远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故而不识其中的武功之法而已。
同样的,在十三岁之前的张君宝完全不懂任何武功之法,就更不要谈武学原理了。十三岁那年,张君宝在华山之巅,因追讨《九阳真经》经书与尹克西交手时,经过神雕大侠杨过的指点,初窥了武理门径,才算是打开了他进入武学的通道(1259年)。三年后,又在郭襄送他那对铁罗汉中,修炼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套拳法“少林罗汉拳”,实际上此时的他已经在内外兼修了,他的内功根基,连与他在少林交手的“昆仑三圣”何足道都惊讶不已。
不过因为这套“罗汉拳”,张君宝被少林诸僧误认为偷学武功,犯了门规,遭到少林下发的追捕令。觉远大师为救他一命,大打出手,救得他与郭襄逃出少林,却真气耗尽,不久就圆寂了。觉远圆寂之前,将他心中一直所牵念的经文《九阳真经》背出,同在的张君宝和郭襄,还有藏在树后帮他们逃难的少林无色禅师,三人同记此经。从此一经缘分三脉,三人各有所得。武功修为最高的无色禅师得其“高”,博闻强记的郭襄得其“博”,而张君宝此时刚通武理,一片空明,因而所得最“纯”。(1262年)
张君宝得觉远传授甚久,于这部《九阳真经》已记了十之五六,但毕竟不全。当年斗酒神僧创下《九阳》,是在《九阴》未竟之处添砖加瓦,诠释了“阴阳互济”之道的武学最高境界。《九阳真经》自带武学体系,练全便能贯通武理,但张君宝所得不全,刚开始自然不能领悟其中至理。他上武当山后,潜修这残缺的《九阳真经》,十余年间内力大进。其后转佛入道之后多读道藏,结合在道籍之中的所悟,最终豁然贯通,还是领会了武学中“阴阳互济”的至理。(此间大约在1277~1280年前后)
领会了武学的最高境界,他在武理修为上的这一层成就,直接可以比肩当年从道籍中悟出此道的黄裳和诠释此道的斗酒神僧。也因此他能创出辉映后世的一派武功,成为中原武学一道,被金庸先生明写评价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
二.一代宗师张三丰,武学地位堪比达摩,学究天人当之无愧
张君宝以自悟的拳理、在道籍中悟出的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相生相克的内功相发明,创出了后来的一派武功。因专心于道家之学,便在武当真武观中做了道士,后来自号“三丰”,继而开创了道门武当一派。
在张三丰功有初成之时,他听闻山下乾坤变动,蒙元军队攻破襄阳,郭靖等武林同道殉城,继而长驱直入,一统了天下。于是张三丰曾下山图谋报国,并寻找郭襄。但当时天下已定,郭襄在襄阳城破之后负伤潜隐山林,张三丰只能行悬壶济世之道,行走于江湖,治病救人,匡扶正义。如此一来,武当张真人之名,也是声名日盛。后来听闻四十岁的郭襄在峨眉山开创了峨嵋一派,甚是欣慰的他,也返回武当,开始收徒传道,以光大武当派(1283年)。武当最终也在道门中代替衰落的全真教,在武林中成为新的泰山北斗。
张三丰的武当能够成就这番地位,是由张三丰在七十岁那年的一战开始确立的。当时来自西域武林的百损道人,以自创的“玄冥神掌”,横行中原武林,江湖中人受其重伤丧命者不计其数,无不畏惧三分,欲想除之,却束手无策。这百损道人为蒙元朝廷收买,专门为朝廷铲除异己,也受朝廷调派,上武当挑战张三丰,意欲取代张三丰的武林地位。此时的张三丰所修炼的“纯阳无极功”大成,为了替中原武林除害,接受了与百损的一战。百损的内力在张三丰之下,张三丰的纯阳内功又刚好克制了他“玄冥神掌”的寒毒,因此最终丧命在了张三丰的手下。张三丰此战为武林除去一大祸害,也因此确立了他一代宗师之名,开始了武当派泰山北斗的地位。(1316年)
而八十岁后,创出的那套空前绝后的“真武七截阵”,更将张三丰的武学成就推向了另一高峰。同是道门阵法,张三丰的这套“真武七截阵”,远胜了当年全真教创派祖师王重阳留下的“天罡北斗阵”。“天罡北斗阵”阵法亮相后不久,便被黄药师参破了抢占北极星方位理论的破阵之法,但“真武七截阵”,却根本就无破阵之策。毕竟相当于当世之中六十四位心意相通的一流高手,同时出手的威力,有谁能破。张三丰的这等修为,当年的王重阳能获得天下第一,他又何尝不能呢?
若说学究天人,唯有张三丰当之无愧。张三丰所创下的武当一派武功,其武学地位有多高,在他百岁那年创下“太极功”之后,《倚天》中明写已不输于禅宗始祖天竺达摩祖师东传的少林派武功,金庸先生如此明写,等于是将张三丰比肩了达摩(1346年)。这纵是黄裳与斗酒神僧,都是没有过的评价。
金庸先生笔下的张三丰,金老给了他太多的肯定,而我们谈论张三丰,除了肯定他的武学成就,更应该看到他那海纳百川,心系天下苍生的广阔胸怀。张无忌自小遭遇家破人亡的变故,若不是少年时跟在张三丰身边,得到张三丰那几年的言传身教,定然会变成充满仇恨之人,若是一旦练成神功,则当时的武林危矣。哪可能会以一己之力,强压自己的仇恨,消除明教与武林各派的隔阂,然后整合武林力量,形成抗元统一战线,促使汉人的抗元大业再兴高潮呢?从这一层看,中原武林仇恨和纷争的化解、汉人的复国大业,张三丰功不可没。
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版权所有:大悲咒问答网